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64)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道德经(64)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作者: 晓云感恩自在 | 来源:发表于2022-01-30 18:14 被阅读0次

第六十四章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其安易持,

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

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不慎终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局面安定时容易维持,

事情没露先兆时易于谋划。

脆弱时容易消解,

细微时容易散失。

处理问题当在没发生时,

治理国家当在没发生混乱时。

合抱的大树,生于微小的根芽;

九层的高台,起于一堆堆泥土;

千里的远行,始于脚下第一步。

主观妄为会招致失败,强行作为会遭受损失。

因此圣人无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不勉强作为也不会遭受损失。

人们做事情,往往功败垂成。

所以要善始善终,把最后当成开始时一样慎重,这样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所以圣人追求别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珍贵的财物。

学习别人所不愿学的,补救众人所常犯的过失。

如此无为,以辅助万物的自然生长,而不敢干涉妄为。

注释

[1]泮:散,解。

[2]毫末:细小的萌芽。

[3]累土:堆土。

[4]执:把持,掌握。

[5]货:财物。

本章在上章的基础上,说明善始善终、防患于未然的道理。而要做到这些,就是要无为而治,只是辅助万物自然生长,而绝不横加干涉妄为,破坏万物的自然生长。

正因为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所谓一触即发,不到时候,不会发生。无论是谋划事情,还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时机当在事情未发之时,这样才能做到临机而动,也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无论做人做事,只有善始善终,才会有所收获。否则,半途而废,前功尽弃,甚至功败垂成,就得不偿失了。

人都爱犯自以为是的毛病,一些人总爱指手画脚,对别人横加干涉,以为自己是在帮助他人。岂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会讨好,也会打乱了人家的行为,扰乱了事情发展的规律,不仅得罪人,而且往往帮了倒忙。所以聪明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只在必要时才适当“指点”一下,推动事情发展。

相关文章

  •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0211101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八个字出自《道德经》,意思是无论做什么事情,到了收尾...

  • 64-3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老子智慧和领导艺术之64–3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出自《道德经》第64章,意思是:凡人做...

  • 《道德经》金句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是道德经64章的里的原话。每次读道德经,总会对这句话特别有感,总是会被激励到。 今天是3...

  • 多一份坚持,就少一分遗憾

    《道德经》里讲:“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克服内心的倦怠感,才是决定结果成功与否的的关键。 善始善终,则无事不成;...

  • 64-5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64-5“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出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意思是说:民众做事经常会倒在成功的前夜...

  • 道德经(64)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第六十四章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其安易持, 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 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 合抱...

  • 《道德经》64|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李健说,“过一天算一天”并不是完全消极的,把正在过的这一天认真过好,不虚度,不妄想,是一种积极的、活在当下的态度。...

  • 建自己的“房子”

    题记: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 建自己的"房子" 一位本领高超的木匠,因年事已高,...

  • 你最喜欢的只有八个字的句子是什么?(5)

    19.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 20.静思往事,如在目底。——汪曾祺 21.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乔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64)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aq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