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品读《传习录》03

品读《传习录》03

作者: 逍遥书生111 | 来源:发表于2020-12-28 16:24 被阅读0次

美食不厌细细嚼,好书不厌反复读。打开了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仿佛进入一种心灵澄净的境界。想出来却深陷其中。

一个个精彩语句都让你回味很久,有时托腮沉思,有时独自会心地一笑,有时拍案而起,有时欲语忘言。

体悟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择一门而入,涉其他则需博览群书。心学和理学,同源而异流,是传统儒学的重要发展,要读懂《传习录》就需要涉猎四书四经,就需要知道程朱理学。知道《论语》、《大学》、《中庸》等等。我是一边读《传习录》一边查阅相关的书籍及相关文章,相关语句的。所以阅读的进度很慢很慢,但感觉正因为慢才有所体会,有所体悟。

体悟二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的思想一般都是通过注解、考证、注疏等形式来表达的,这被称作微言大义。所以,要想 理解其思想,不仅要看原文,还要看注解,同时还要看与前代及同代思想家的说法有何异同。只有这样,才能微窥之意。正如德国宗教改革时期的思想家马丁.路德所说,一千个基督徒,就有一千个上帝,每个人都有对圣经的注解一样。同样的经典,一个思想家所切入的角度不同,思想认识就有很大差异。这就是理性,是新思想。

妙句摘录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人只一个工夫,不可分作两事。

强调知行合一。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的主意,‘惟精’是‘惟一’的工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

01古人传道,则多经过师生问答方式进行,所以韩退之所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学相长,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适用。现在的教学,是流水线性的,一师满堂灌之,学生张嘴受之,没有了师生互动,哪有什么教学相长,老师没有激情,学生没有主动性。厌教厌学在所难免。

02经典的思想著作多是对话形式呈现,比如《论语》,比如《对话录》,比如《传习录》。

03在这段对话中,读出了朱子理学与阳明心学对理的探究的路径差异。朱子主张由外而内,阳明主张由心推外。朱子主张”格物致知“,阳明主张”发明本心“,主张致良知。殊途同归!

相关文章

  • 品读《传习录》03

    美食不厌细细嚼,好书不厌反复读。打开了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仿佛进入一种心灵澄净的境界。想出来却深陷其中。 一个个...

  • 传习录

    王阳明《传习录》精选20句 王阳明《传习录》精选20句,品读“心学”第一书 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

  • 品读《传习录》02

    品读《传习录》02 好书如佳肴,须细嚼慢咽,方得其味。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就不失为这样的书。 今天读了仅读几页,还...

  • 王阳明《传习录》【102】

    2017-03-11 华杉 从理学到心学的学习,要先学四书,再学传习录。学完传习录之后呢,要重新再学四书。 【来书...

  • 幸运曲美百日感恩D3

    今天我去了图书馆,跟随心的指引,挑选了王阳明的《传习录》,细细品读,感悟颇多,内心充满了感恩...... 首先,感...

  • 阳明心学240――诚 意

    阳明心学240――诚 意 (2020年11月30日星期一15:03) 今天听读《传习录》...

  • 阳明心学255——志于道

    阳明心学255——志于道 (2020年12月24日星期四10:03) 读《传习录》五十四...

  • 经典品读03

    泰戈尔说:“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 或许,那些我们扔掉的东西,都会变成成长的养...

  • 《传习录》精选20句

    王阳明《传习录》,品读“心学”第一书 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是心...

  • 王阳明《传习录》【100】

    2017-03-09 华杉 《传习录》中王阳明的通信部分,每段先说“来书云”,摘录一段对方的来信,然后加以回答。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读《传习录》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ft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