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奇葩大会,最后一个选手冉上场没两分钟,直接被高晓松打断,最终淘汰出局。今天看评论,一片哗然,多数人同情冉,认为高晓松高高在上,在一个以自由发表各种奇葩观点而著称的舞台,硬生生的掐断别人的观点,不但没有捍卫甚至不给别人说话的权利;从高晓松眼里看到的只是同情和怜悯,看不到宽容和包容,等等。这里涉及到一个言论的开放性问题和在公众媒体该如何引导的问题。我认同高晓松的做法,对稍有引导性的消极的不正能量的话语在初期就应该制止,这是对更多的观众应该负起的责任。为什么我会认同高晓松的做法主要以下三方面:
-1-
大家认知的高度不同,看问题站的高度不一样,高晓松看到的是冉的对穷人这个阶层的讽刺,挖苦的言语让在场的大家感觉不舒服(镜头几次给到马东,何炅,高晓松…可以看出表情很不自然)。大家很多也是从学生时代没钱的时候过来的,反而那时在兜里没钱时又有办法能让自己过得很丰富或很刺激的生活一直让人回味和怀念。大学时,我们也有同学夏天不去公共澡堂,把平时洗碗的水槽冲干净,躺下,同时打开5-6个水龙头冲水在自己身上,一边听着收音机的享受。你不能嘲笑他的恶俗,也没法取笑他的节省。相反,我们今天还经常津津乐道。为什么不去发现事件本身一些细节的美好,而去纠结它并不会伤害他人的道德。
-2-
作为自己自嘲本身没有问题,而且会博得听众的同情或会心一笑,但冉的自嘲是嘲讽穷人阶层,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在表明自己厌烦的同时伤害其他没钱人的世界。不同的阶层都有不同的玩法,或许我们平时引以为豪的一些举动也会被更高阶层的人取笑。难道社会都要在互相看不起,看不惯的情绪中生活吗?在你取笑一个乞丐时也许你也被别人当作乞丐一样看待。我想高晓松是不希望这种观念在这个节目中散播出来。
-3-
也许冉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也是一个很努力很有紧迫感的年轻人。但还不够成熟,对语言的力量的把控上不够,就如何炅说的有点过度。或许他的准备有些问题,从后面他自己的解释可以看出,一自己把奇葩大会看得太重,想用新奇的语言冲击来获取好的印象;二失去自我,认为如果现有奇葩里的元素自己都能具备的话,进奇葩会就不是问题,然而恰恰导师们更想看到的是新的另类的奇葩;三演讲的内容本来是想说明这两年奋斗的艰辛终于有了一定成绩,回头看过去的种种不堪的历练反而是一种美好。但因为把自己的不堪夸大到对这个阶层的嘲讽,结果被中途劝下。
奇葩大会作为目前人气很高的综艺节目,它有很多的观众和粉丝,其中不乏有很多年轻一代,他们的判断力和主见不一定很强,也不一定能独立思考。奇葩大会有责任去引导场上的辩手带着正确的三观来演讲,避免一些消极,错误的语言伤害或影响部分人。多些正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