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真读书,就去把碗洗了,把地拖了!”
“考得这么差,明天就让你爸带你去工地搬砖!“
“考试考不好,明天去街上捡垃圾!”
。。。。
你是否这样吼过你的孩子?
把劳动当成惩罚,把本是学习的另一方面——劳动,硬生生从学习的母体中剥离出来,还摆放在学习的对立面。
这是今天老杨给我的提示。因为儿子犯了错,我强行把他带到公司来干活。老杨可能是通过女儿截获了消息,在微信里给我发了这个短句:老姜,劳动是体验,不是惩罚。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早上我喊了三次隔壁房间的儿子起床,7.20,7.35,7.55。儿子说起来了,坐在床头看英语。一提起英语我就窝火,期中考了95,期末考了75。六年级拿个75回来是不是打汤都不够呀。
我坐在床上苦思冥想,一边偷听隔壁发出什么样的声响。半天也没有听见读书的声音。8.30,我起床径自走进他的房间,儿子正坐在桌前,桌上摆放着他的寒假作业《文言文》,电脑显示着游戏的页面,见我进去,慌乱打开课本,但已经迟了。那个恨铁不成钢的愤怒啊,恨不得耳把子耍过去。昨天晚上才刚流过懊悔的眼泪嘛,怎么睡完一觉就忘本了?
客观地说,儿子的游戏瘾并不重。平时几乎是不玩游戏的。可我知道他的心总是时不时地被那些个一起玩游戏小团队勾引。QQ里面抖一抖,或是发一个语音过来,儿子的心思就全被搅乱了。去年我曾把他的笔记本砸了,后来这小子偷偷让他妈妈给修好,我实在下不了手再这么不留情面的砸一次,那样太伤儿子自尊了。
我一直跟儿子说,生活里有两样东西是相当费时而且容易上瘾,少碰为妙:一个是游戏,一个是电视剧。游戏永远没有结局,打完一局还有下一局,人不死,游戏不到头。电视剧又太让人想知道结局,不看完不死心。我曾看电视剧到凌晨两三点,看完一波电视剧不休息几天,生物钟都调整不过来。之后就再也不敢看剧。
所以我的潜意识里非常害怕游戏,虽说我不会玩,但我知道那玩意勾魂。很多好苗子就栽在游戏里。 爸妈的苦口婆心,抵不上网友QQ一抖。
所以我生气了,因为儿子的执迷不悟。本来答应今天让他姐姐陪他一起去市区浪一天的,让他们去置办一身过年的新衣服,一上火就按捺不住脾气,直接抓了他去公司劳动。我是这么想的,男孩子如果真的在学习上不肯下功夫,那就不若早点出来混社会。看不懂图纸,至少也得学会搬砖。我是个比较开明的人,倒没有觉得非要读书才有出路,北大才子不也出来卖猪肉了吗。比不读书更可怕的是四体不勤,好吃懒做。
但劳动的意义我可能弄错了。劳动本身是光荣的,它也是学习的一部份,而不是学习的对立面。劳动可以体会到工作的艰辛,可以积累劳动的经验,劳动跟学习一样,需要用心体会,需要不断总结提高,需要满腔热情。 所以,当孩子犯错时不要再以劳动替代惩罚,劳动不是劳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