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将近12点才睡觉,导致今天早上差点起不来,看书也昏昏沉沉,完全没有看进去。而前两天起来的晚,更是让计划全部打乱,终于明白什么叫“牵一发而动全身”,希望通过今天的反思,调整回状态。
再回到书本,在第十一和十二章,作者讲的都是与人合作方面的重点。毕竟时间管理不可能只做个人的时间管理,只要你有朋友,有工作,有家人,时间管理就必须考虑到其他人。与他人高效沟通和合作是时间管理的基础。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43847/d8c7d4ac59ae9f38.jpg)
如何高效与其他人合作呢?作者建议,制定能动性的共同使命宣言,我的理解是,大家都确定好同一个使命,同一个目标,这是大的前提,当出现分歧和矛盾时,只要大前提不改变,我们就可以克服这些小问题。
要想制定具有能动性的共同使命宣言,必须有一个前提:双赢思维。而且双赢思维一定要建立在高度信任的氛围中。
这让我联想到某些企业家给员工讲企业的愿景和使命,讲发展壮大后如何回报员工,一开始员工们都很信任这位老板,也很努力完成工作业绩,但到年底的时候发现,老板赚的盆满钵满,而员工们只得到了应有的极少部分报酬,最后老板还会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43847/3ae84804f079df00.jpg)
在这种缺乏信任的组织中,共同使命就变成了摆设。员工和老板效能不可能达到最大化。更不用说时间管理的有效性了。在全球最大、盈利最多的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写的《原则》一书中,作者也强调信任的重要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43847/7705e65fdd2c3fe5.jpg)
他们把真实想法摆在台面上,人们愿意相互了解经过深思熟虑的分歧,并在了解过程中更正观点,如果分歧依然存在,就会用一种大家都同意的决策方式(如投票或拥有清晰的权威)以便同事们能够不带怨气地把分歧留在身后。
反观现在有多少公司可以做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