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蘩》是《诗经·召南》中的一首诗,按照毛传的说法,该诗是说"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是说国君夫人做好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是一个合格的国君夫人了。什么事情呢?就是祭祀的事情。祭祀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关于祭祀的礼节也十分繁多,这一首诗就是描写的国君夫人为了准备祭祀的事情,亲自去田野山地间寻找"蘩"这种祭祀必备的物品。
"蘩"就是白蒿,生于水泽之地,根茎可以食用,古代常被用来做祭祀之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一章】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二章】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三章】
于以,在哪里,往何处。沼,小水池。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国君夫人要到哪里去采集这白蒿呢?答案是去水池边或河流经过的地方。这种修辞方式就是设问,首先问一个问题,然后给出答案。这可能是中国文学上最早的设问了。
接下来又一个设问,采集好白蒿,用到什么地方呢?答案是用到国君的大事上,自然就是指祭祀。
第二章和第一章基本重复,涧,"山夹水曰涧"。
"被"音皮,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其实就是假发。《左传》中有一个故事,说鲁哀公有一次在城楼上看见一个女子的头发很好看,于是派人把她的头发割下来给了自己宠爱的妃子。也可说明当时这种首饰的流行。
"僮僮"音同,发髻高耸的样子。"祁祁",众多的样子,本义是形容云彩很多。
意思是说国君夫人参加祭祀大典,头上戴满了众多的首饰,表示仪式非常隆重。
图片来源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