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那几年,连江沿海的乡邻们被凶恶的倭寇扰得没有过过一天安生日子,大伙都盼望戚家军来杀倭寇。
有一天,戚参将真的把队伍领到了连江马鼻。
这地方靠海,海潮一涨,海船可以一直撑到村门口;海潮一退,几里长都是灰溜油滑的稠泥。
倭寇就是趁涨潮时驶船进村抢劫的;退潮时,趁着潮水,他们把船远远停泊在滩外。
现在戚参将来了,可是没法越过海滩的稠泥去消灭他们,只得远远望着倭船干着急。这事可伤透了戚参将的脑筋,他想啊想啊,总想不出一个妥贴的办法来。
有一天,戚参将去串访贫苦人家,遇到一个卖豆腐的老汉。
老汉说:“透堡有个老木匠,外号叫“木匠精'。这人手艺高超,人家做不成的活计,他都会。只是这几年年纪大了,长时间歇着不做活计了。参将您要是去看他,他准能帮您想出好点子。”
戚参将听了这话,第二天没等到天亮,一不骑马,二不坐轿,备了礼品,只带了几个贴身士兵,来到了老木匠家。
老木匠见了戚参将,慌忙让座敬茶,戚参将把来意一讲,老木匠想了想,说:“办法是有的,就是吃不准到底能不能用。”
戚参将忙问:“有什么好办法,请老人家说说。”
老木匠就把想好的办法告诉了戚参将,戚参将听了多高兴呵,回来就请木匠赶制,制好了又试了试,果然用得非常称心。
他暗中又挑选了百来个精壮力棒的士兵,日夜操练。一切准备停当了。
一天,忽然传出消息,说是戚家军拔营开往罗源县去了。
倭寇探马得知,可高兴了。他们等海潮一涨,就驶着十多只倭船靠岸,一窝蜂地扑向马鼻村,又抢又劫,闹得村民不得安生。
倭寇正抢得起劲,忽然“呜嘟呜嘟”响起了螺号声,顿时,四面山头上跃出无数戚家军,象猛虎下山似地直冲倭寇杀来。
倭寇一看,吓得一边嘴里念着太阳神,一边拚命向红石岭奔逃。
他们看到路上有许多草鞋,知道这草鞋是戚家军打仗时穿的,穿这鞋跑起路来轻快,他们认为这是太阳神暗中相助,便争抢着穿上草鞋,果然,奔跑起来轻快多了。
等跑到岸边,海潮已经退了,船也不见了。
原来船上的倭寇听到螺号声响,知道中计,就趁退潮,没命地把船撑出了海滩。
这下这群倭寇可傻眼了。他们急得一边“叽哩呱啦”大骂着,一边跳下泥滩,不一会都成了泥乌龟了。他们只得丢了手中的长刀,边滚边爬。
哪知道,草鞋踩进泥中,深一脚,浅一脚,左脚用力登拔,右脚就越陷越深;刚拔出了右脚,左脚又陷进去了。
正在这焦急的时刻,螺号又响起来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红石岭下出现了无数块奇怪的木板,这木板,有点象北方的滑冰橇。长六七尺,宽一尺左右,底光滑,前底稍翘。当地渔民拾蛤蛎和捕鱼捉蟹时经常用上它。
现在,每一块板上都蹲着戚家军的士兵,他们一手紧握刀枪,一手持着盾牌,木板贴着泥滩,象飞一样在海滩上来去穿梭,好象赶鸭一样,赶得倭寇喊爹叫娘。
刁顽的倭寇不是做了断头鬼,就是趴在泥上苦求饶命。戚家军收拾了这批倭寇后,又杀到滩外去,那些搁浅来不及逃命的倭船上的倭寇,也都当了俘虏。
这一仗可杀了不少倭寇。倭寇的污血溅洒在岸边石头上,石头至今还是赭红赭红的,红石岭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