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魔鬼决策力思考者
突破思维局限,扩大思维空间

突破思维局限,扩大思维空间

作者: 醒职场袁茹锦 | 来源:发表于2017-04-16 10:44 被阅读25次

    朋友跟你说,他的下属在职场中表现不到位,他正在考虑是不是要辞退这名下属。

    据朋友说,这位下属聪明、有才华、表达能力强、肯干事儿,但是和同事关系处不好,而且总是在会议上挑剔别人的观点,鸡蛋里面挑骨头,每次受了客户的气,一回到公司就乱发脾气,也不顾场合。

    你听到他的陈述之后,会给出什么样的建议呢?

    我相信,你在短短几秒思考之后,立刻就会给出辞退/不辞退的建议。

    如果不考虑太多的话,你并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很难选择的问题。

    没错,你的思维会对所有发生的事情做出直觉反应并形成某种看法。

    我们自认为在清醒的做着某种分析,但事实上,我们的大脑只是在执行直觉下达的命令

    人们匆忙做出结论,是由于我们对眼前的信息关注过多,却对视线之外的信息不加考量。

    以为“目光所及,便是一切。”

    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探索事情的真相,会不会发现其他未知的信息呢?

    比如,这个下属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部门中80%的业绩来源于他?

    比如,也许你的这个朋友并不擅长管理和激励;

    比如,公司里面的其他人都很喜欢这个性格坦率、毫无保留的同事?

    当朋友问你说“我要不要辞退他”的时候,你和他就已经受限于狭隘的思维框架之中了。

    思维狭隘,就是以二元化的简单思维看待各种选择。


    我们经常和身边的人讨论这种“二元化”的选择,比如:


    我要不要从这家公司离职?(要或不要)

    我要不要去参加那个同学聚会?(要或不要)

    我要不要和男朋友分手?(分或不分)

    我要不要开发这个产品?(开发或不开发)

    我要不要投资这个项目?(投资或不投资)

    ……

    当我们如此专注于问题本身的时候,我们的眼界就会变得狭窄,我们意识不到还有其他选项的存在。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拓宽选择空间,问问自己: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比如,“要不要从这家公司离职”的问题,可以拓展为:

    工作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

    我想要从工作中得到什么?

    什么样的工作适合我能力的发挥

    ……

    比如,“我要不要开发这个产品”的问题,可以拓展为:

    我的用户想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你愿意拓宽你的思维边界,你会发现,可供你选择的选项比你想象中还要丰富得多。


    假设,年初的时候,你为自己定了两个重要目标,一是今年去3个地方旅行,二是参加一些培训课提升自己。

    今天,你在淘宝上,看到一件你很喜欢的衣服正在做特价促销

    你以前在逛淘宝的时候,经常注意到这件衣服,它很符合你的审美,但是因为价格比较贵,所以你都没有考虑过购买它。

    但是,现在,它的价格降到了你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当然,相比你买过的其他衣服,这个价格还是算比较贵的。

    这种情形下,你会怎么做?

    (A)    买下这件衣服

    (B)    不买这件衣服

    在这两者中,75%的人会选择购买,只有25%的人选择不买。

    可能你也会选择把它买下来,毕竟那是你很喜欢的一件衣服,而且你以前也经常关注它。

    后来调查人员又对另一群人问到同样的问题,但是在选项中,做了一些小修改:

    (A)    买下这件衣服

    (B)   不买这件衣服,把这部分钱存下来,为旅游或参加培训课做储备

    黑体字就是修改的部分,在实验中,这些字也用黑体字标识出来了,这样会显而易见一些。

    其实,当你看到这样的选项时,也许你会心有不悦的想:研究人员是想提醒我把钱花在其他地方吗?

    即便如此,面对这样的两个选项,居然有55%的人决定不购买这件衣服。

    这个暗示让人们不同意购买的比例增加了两倍多

    这说明了什么?

    在第一个实验中,人们面对的选项是“要不要购买这件新衣服“。

    而在第二个实验中,人们面对的选择是“我还可以怎么做?”“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发现了吗?

    一个是关于“是或否”的二元化选择,一个是考虑了机会成本的选择。

    考虑机会成本的选择,能够帮助我们打破思维狭隘。

    我们可以尝试着,在每次做决定之前都问自己一些和机会相关的问题:

    我在做这个选择的时候放弃了什么?

    同样的时间和金钱条件下,我还可以做其他什么事情?


    还有一种扩大思维空间的方式,那就是“消失选项测试”。

    如果,

    不能选择任何一个你当前正在考虑的选项,那你还能做些什么?

    贝佐斯说,在过去20年里,一直有人在问他,亚马逊会不会开设实体店。

    他的回答总是:

    “不会。”

    “如果有了不同的想法也许就会开设实体店。“

    现在,亚马逊已经开设了4家概念店。

    相信过去20年的时间里面,贝佐斯多次考虑过“要不要开实体店“这个问题。

    但是,那些年,对于这个问题,或许他是没有答案的。

    无论开或不开,都无法预测未来的走势。

    而且,“要不要开实体店“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考虑到全部可能的选项

    所以,贝佐斯选择让这个选项消失

    如果我现在面临的选择消失了,我还能做些什么?

    我能做的是,搜集有关用户的数据,从而引导用户的购买决策。

    如果要做到这一点,我得先积累足够丰富的数据做支撑。

    要有足够丰富的数据做支撑,就要让更多的用户来亚马逊购买产品,让已有的用户购买更多产品。

    于是,亚马逊开始着重于Prime会员功能的打造。

    如果你能够好好利用Prime的所有会员功能,就可以省下不少钱。

    在Prime服务中,数以百万计的商品可以免费送货,2天到货,还有几十万件商品支持Prime Now服务,送到家只要1小时,甚至更短。

    另外,亚马逊还向会员提供1小时送餐服务,每月免费送一本电子书,会员在Twitch观看节目可以去掉广告。

    不只如此,Prime会员还可以优惠购买折扣商品,比如尿布打折20%,存储照片没有空间限制。

    Prime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越多,用户越愿意续费,继续成为亚马逊会员,购买更多的东西。

    这样一来,亚马逊就可以收集更多的数据预测用户接下来会买什么。

    其实,后来亚马逊之所以开设线下实体店,也是为了搜集更多有效的数据。

    因此,当你让自己现阶段面临的选择消失的时候,也许,你就能走出之前所在的那片小土地,走入广袤的森林中,看到更多的美景。


    未来不是一个点,它是一个范围。

    所以采取更广阔的视野,会更有利于你未来的发展。

    因此,想要突破思维局限,扩大思维空间,你可以在做决定之前:

    1、思考机会成本,问问自己,用相同的成本还能做些什么?

    2、 试试“消失选项测试”,问问自己,如果这个选项没有了,我还可以做些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突破思维局限,扩大思维空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ca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