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为目的的学科只有一个,便是“人生”,纵使其所呈现的形态千差万别。
然而,我们却置此单一的综合学科于不顾,逼孩子学习那些与人生全然无关的代数、几何、科学、历史等学科,还有两种绝对留不住的外语。
最后,最令人担忧的一点是,对教给孩子的文学只做语言学上的注释,其中以莎士比亚的戏剧为代表,单单对实质上仅寄托于追忆的情节或登场人物进行简单分析。
正如我们在现实人生中所了解的那般,这样的学科清单足以代表“人生”吗?
——《教学的目的》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

缺乏以人生为目的的教育,将考试变成了目的。
排名和成绩,不是促进对人生和世界了解的工具,而是变成了趋之若鹜追逐的咸鱼。
为什么考试教育出来的尖子生会感到失落?因为评比的工具换了。

如果我们仅仅用外在的社会奖惩来衡量自己的话,那么,我们将终生生活在恐慌中。
《黑镜》里讲过一个故事,女主角生活在一个处处被别人打分的未来世界。
你的着装打扮,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被看见你的人打分,甚至毫不认识你的陌生人。
这样的世界,让人感到恐惧。

你要讨好每一个人,你内心的安全感和秩序感时刻都在被打破。
你的某个动作,在你看来可能是无意之举,在别人看来却有可能是冒犯。

那我们该怎么办?
你要注重内在动机,塑造良好的价值观。
内在动机才是你真正的发动机,力量的源泉,成长的种子。
内在动机,是你真正的兴趣。
如何发现你的内在动机?在纸上写下100个你的内在动机关键词,重复次数最多的就就是你真正的内在动机。

价值观,是对事物对世界的看法。好的价值观应该是勤奋、专注、持久、善良与创意。
早期的鸟儿有虫吃,勤奋的鸟儿吃的饱。勤奋不是装的,不是盲目的去挖很多井,而是要有全局,能勘探出最有可能出水的地方,在这是那20%的重点上努力。

勤奋还要心细,要心细就要多列清单,做到事前有预判,事中有清单,事后有复盘。
专注和持久才能得到时间的复利。
专注不是老僧枯坐,而是长期的无聊和短暂的激战。
不要在你不想看书的时候看书,学会饿书。
同样,不要在你不想学习的时候学习,保持学习的hungry。
鲁迅说壕堑战,士兵在壕沟里抽烟,喝酒,打牌,有机会了就放枪冲锋。

善良才能与人相处愉快,天堂和地狱里的勺子一样长,但天堂的人满面红光,地狱的人面黄肌瘦,因为地狱的人只喂给自己,天堂的人是相互喂,这就是善良。
善良的人聚在一起,管理成本最小,能够发大光明。

人生就是创造,观日月升降,辨宇宙缩涨,仿上帝而创万物,在愚蠢中伴随智慧的诞生,这是人的使命。

作者简介
奋翼,心理学知识的践行者,喜欢真诚而有趣的人生,微信公众号“心际花园”创办者之一,目前发布文字数超过二十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