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它的“脸”,我就开始浮想联翩。
我认为,孩童的世界需要做加法,五彩斑斓来刺激神经的发展。而成人的世界则需要做减法,简洁简洁再简洁,让大脑和生活能够腾出更多的思维空间。
我有一个被老公、被老人诟病的习惯,那就是喜欢定期扔东西!买东西也基本上是没有了再买,不喜欢在家里囤货。一方面是因为房子不够大,一方面也是觉得不用的物品基本上以后用到的几率会更小,不如腾出空间给需要用的物品。国外还有一个更疯狂的简洁的实践者,单身的他扔掉了绝大多数东西,家里只剩下一张床、一个沙发、以及很多很多的书。
不赞成这种习惯的人可以说我们懒,的确,我是懒于经常性的、任务式的收拾东西,因为这会耗费我大量的精力,让我苦不堪言但是没有收获。如果东西太多,我还会觉得怎么收拾都不够整洁。试想,如果房间呈现出“性冷淡”一样疯狂的简洁,我们是不是能很快冷静下来感受生活本来的样子呢?我们是不是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更高阶的事情呢?
这个世界充斥着太多的信息,我们需要如“简书”这般疯狂简洁的产品,让热爱思考的人们能够不被其他五花八门的信息所干扰,专注于文字本身。
翻开它的“衣服”,我看到了一部分美好的身体。
史蒂夫定了一个规则,Mac团队不得超过100人,如果要往里面添人,就必须有人退出。
逻辑思维的会员制度就是如此,只有有限的会员名额,想入会的只有等其他会员退出才有机会。对消费者来说,这也许是一种饥饿营销,对组织来讲,控制团队及规模的发展,能有效保证团队价值观的一致性,从而让沟通效率更高,让组织运营效率也更高。为什么苹果公司的产品在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并不高,但是却获得数倍于同类公司的利润呢?因为他们从来不做规模经济,只专注于创新,不断刷新单位产值。
当你把数以百万计的微小晶体管蚀刻到硅片上时,效率很重要。但是精彩的营销计划和广告不是机器制造出来的,他们带有感情色彩,是了解人类行为的人做出的非技术决定。
作为乔布斯御用17年的广告狂人,他在书中分享了“不同凡想”的广告创意。我特地上优酷搜索了当年的这个广告片。广告画面中出现了很多世界名人,代表着苹果拥有改变世界的梦想和能力。我不懂广告,只在乎看广告以后的感受。为此,我又搜索了苹果一系列的广告视频。
看完以后,可以说,没有直白的要喝,只有说明产品本来的样子;没有刻意凸显,只有将产品自然融入到日常生活;你记住的是这个故事,充满感情的故事,但是你的落脚点却在苹果产品本身;没有复杂的变化,只有简洁的画面,每一个广告都是单一,醒目的视觉效果。看完让我欲罢不能,沉浸在画面或者场景或者故事里。
记得公司一次大晨会分享,产品经理的PPT就是这种疯狂简洁的风格,没有任何绚丽的色彩,白色打底的背景,一张PPT上,微软雅黑字体显示某个关键词或某一句关键话,全程10分钟靠自身流畅的表达来传递这张PPT的背后的思想。毫无疑问,这次分享获得了满堂喝彩。
但是,现在很多PPT课程却在将问题复杂化!
PPT只是一个工具,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如何做得更漂亮、更吸引人注意,但是当你作为听众的时候,能够吸引人的一定是那个讲课的人!他的思想,他的表达逻辑和表达方式,他的气场和现场的互动。看过白宫记者协会晚宴上奥巴马的演讲,你就会知道,他的PPT是有多简洁!只是放了几张幽默搞笑的图片和视频,而已!内容和演讲者本身才是吸引观众的王道。
苹果没有要求观众购买产品,只要求人们认同广告中的情感。
苹果很擅长赢得人心。它了解怎么融入人们的生活,知道怎样用新设备让他们感到愉悦,也了解如何简化与用户的关系。
绝不低估一个字的力量!在imac上市之初,在说明书就要投产的时候,乔布斯会在深夜与西格尔电话沟通16页的说明书。反复推敲每一个字,甚至到了考虑a还是the的境地。
我把这三点放在一起,是觉得它可以给我们码字人一些启发。
这是一个更加注重体验的时代,科技与艺术可以完美融合。我们欣赏的软文广告正是如此,我不要求你购买我推广的产品,我只要求你认同我这篇软文的情感。现在有很多广为人知的爆款文章,无一不是走心的,无一不是深刻了解和剖析人性的。读这些文章,时常会在不经意间,戳中了我们的内心,引起共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