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朋友说我想写点关于民谣关于赵雷的小文,我朋友说,你怎么总是后知后觉,人家赵雷《成都》都火到火焰山了,你才想起来写写他,扯不上热点了,怪不得你书不畅销呢!
我强忍住反击他的尖酸刻薄的欲望,感叹的说了一句,我就是想写写霍乱时期的赵雷和民谣。
接触到赵雷的歌很早,08年第一次听到了他的那首禁歌《咬春》就感觉这个歌手很有意思。
后来想起赵雷实在大冰的《一席》里讲到他有个朋友坚持着自己,最近却堕落的参加了选秀,他的那个朋友叫赵雷,并喊出了赵雷不火,天理难容的说法。
对于大冰这个儿时带给我很多快乐的主持,虽然他吊儿郎当的不当主持人而是奋发图强的写鸡汤文和宣传那些假装文艺青年的漂泊破事,我还是很有意见的。
可是我还是去看了赵雷参加选秀的视频,还是简简单单的一把吉他,醇厚嗓音,坚持原创!
而也是在那时候,我喜欢上了他的《南方姑娘》《画》。
意料之中的很快赵雷就归于沉寂了,后来看到他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也是在那里静静地弹着吉他,专注地唱着自己写的歌!
我突然想起来,我为什么会喜欢他了,不光喜欢的是他的旋律和如诗的歌词,我还从赵雷的眼睛里看到一种对音乐的热爱,而这样的眼神像极了我的偶像许巍!
直到这时我突然开始莫名的认可起大冰的话来!
再后来,我下载了网易云音乐听了赵雷的所有的歌,我也是在那时候跟我那个朋友推荐的《成都》
昨天朋友说,其实他还是喜欢原先赵雷《成都》的现场版,特别是腼腆的赵雷跟现场观众说的那句:大家把手电打开吧!和场下一个女生的嘶喊,特透人心扉。
我其实也认同他的说法,我也感觉那才是真正享受唱歌的赵雷。
然后2017年的一天,全世界都开始流行起赵雷的《成都》,妇孺儿童都会哼唱一句:让我流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
我突然有些无所适从,那种感觉就好像自己珍藏了一款绝版的手表,可是转眼发现满世界的人手一块。
我那时候就想好了本文的题目《霍乱时期的赵雷》!
《二》
其实赵雷的火,并不是单纯的个体现象,因为在他之前,那些唱民谣的不温不火生活在地下的宋冬野,马頔的歌都通过一些电视平台或者其他渠道在网上蔓延,传染,像是霍乱一样感染着人群,而现在这场病终于轮到了为了展示自己都让假装文青傲骨的大冰瞧不起参加选秀的赵小雷了。
其实,我作为多年的歌迷,应该庆幸我偶像的歌曲,终于被大众认可,而不是敝帚自珍或者明珠蒙尘了。
我记得我大学时候,几乎见到每一个人都推荐许巍,因为我感觉好音乐小众了是可耻的!
可是我现在发现好音乐大众了是可耻的!
人没有一成不变的,我发现自己越长大也越开始适应社会。
少年时特崇拜摇滚,黑豹,零点,鲍家街43号 ,轮回,唐朝的卡带买了一盘又一盘,而现在参加音乐节,听到谢天笑和二手玫瑰在台上嘶吼着反而自己有些无所适从了。
假如生活是一池水,我是温度计的话,只能说,我身上的刻度很少澎湃和叛逆了。
前几天看网易云音乐的评论说:为啥现在摇滚不如民谣火了,为什么摇滚和流行乐坛,一年产生不了几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了。为什么那些摇滚和流行歌手没有了原创,一直在吃老本了。为什么没有人写摇滚了。
其实,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结论竟然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了几十年,没有人闲着扯淡了。
其实想想中国内地的摇滚初创期和鼎盛期,都是一群衣食无忧的闲的扯淡的人在呐喊心中的压抑彷徨和委屈。包括摇滚教父崔健也是出了名的红三代,还有丁武 ,张炬用现在的话都是高富帅官二代。
而那时候的城市里的人们大都端着国营单位的铁饭碗,贫富分化的不明显,天下大同。
生活规律平淡的就和早晨起来吃的两根油条和豆汁一样寡淡无味。
于是他们愤怒了,他们要在平静生活里挑一根刺出来。
于是摇滚莫名的火了,也许那些脱光上衣在舞台上嘶吼的那些老炮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就这么愤怒,为什么自己越愤怒,追随的人就越多,他们也从火苗成了火炬,还得是自由女神举得那种粗大的。
其实,当我们回头看看的时候,包括老崔的《一无所有》也是和《黄土高坡》一样的西北风的歌曲。
可是为什么摇滚现在不火了,为什么以前明明是流行乐队和组合的明星也非得说自己是摇滚歌手现在恨不得给自己开始标签我是唱民谣的了?
为什么呢?我认为因为人们的摇滚的霍乱被治好了。
那群愤怒的人群以前的时候蹦跶起来像是草原上脾气爆裂的野马,可是社会的车轮朝前走,这些野马却逐渐被改造成温顺拉磨的驴子了。
我楼下的大爷就看着天天早出晚归的我们感叹,以前的日子虽然不好,可是一个男劳力自己在外面工作可以养活一家人,现在是小两口都出去工作,还得兼职别的,结果养不起一个孩子,生个二胎还得召开联合国大会全家讨论。
也许他说的是对的,他们那时候也许家里有一头驴子,剩下的就全是野马,全是闲的蛋疼的愤怒者,闲的蛋疼的摇滚乐迷。
可是现在我们全家都是拉磨的驴子,背上则背着车子,房子,票子,妻子等包袱,没处施展,而当我们虽然疲累,却又不敢表达愤怒的时候,我们选择了逃避和怀旧,怀念少年的无忧无虑,怀念青春的甜蜜时光。
于是,民谣音乐火了!
《三》民谣音乐里那股清新和怀旧,歌词的浅显易懂更容易深入人心,而总体偏向轻柔的音乐形式则让受众面更加广了,喜欢民谣的可以是学生,教师也可以是农民和厨子。
而民谣音乐里氤氲着诸如九月 南方 别离等等普通字眼组成的标识符却成了普罗大众回避压力,勉励自己的催眠针。
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说,你的意思是民谣是麻醉民众的鸦片吗?那我们宁肯喜欢摇滚的刚烈和火辣,在激情的火焰里被烧死也不愿意在民谣的温吞里被煮熟。
其实,我也想过那样的生活,可是看看自己的钱包和稍显安定的家庭,我也并不想打破平衡,不光我,几乎所有的摇滚人也都不愤怒了。
甚至连同我的偶像许巍也开始倾向于宗教的平和和生活的淡然了,写的歌没有了早起的透彻人心,更不要说其他那些伪摇滚了。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校园民谣的谣传时代:渐行渐远的白衣飘飘》专门写了校园民谣已经离我们远去,而现在摇滚这种霍乱,不管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正逐渐被治愈。
而民谣则在最好的时代!
可是就如同赵雷的《成都》火了之后,太多人批评赵雷的歌词关于成都的只是噱头,没有什么实质成都的内容,可能我真告诉你,成都或许真的仅仅是一个地名而已,他可以换成北京,上海甚至铁岭,可是民谣的歌词的故事性,让你不容易拒绝,这是它的特质。
我们也享受着这种特质,听歌的时候,怀想我的董小姐是很么模样,我的草原在什么地方,安河桥的水是否真的清澈,南山南,北丘北在哪儿?
虽然有无数的人说这样的歌词我可以闭着眼写十本,可是作为一个十八流的作家,我也尝试过很多回,却压根找不到九月和南方,时间和地点,更不要说那个北方村庄住着的南方姑娘了。
民谣现在如同霍乱病一样,传染着众人,而《成都》也像是病毒一样被改成各地地气版,甚至方言版。
可能这也是民谣的最好时代的一个原因吧,摇滚需要的是乐队,电子音乐需要的是设备,流行因为需要团队,而我们只需要一把破吉他就让听众沉醉。
民谣音乐的制作成本和传播成本极其廉价反而促进了他的快速传播,其实这才是音乐的本职,单纯而不繁杂,感情饱满而不做作虚无。当然很多人会反唇相讥,就是单蹦和旋组成的旋律那音质也可以叫音乐作品也可以叫歌曲。
我只能说,我还是喜欢他们小众的特质,就如同我钟爱民谣妹子花粥那个女流氓的简单粗暴一样,你们爱咋地咋地,我就是喜欢!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好妹妹乐队在工体举行的演唱会座无虚席,李志的南京跨年演唱会万人合唱,甚至连陈粒都要登上跨年的大舞台了,更不要说各大选秀被翻唱的经典民谣歌曲了。
喜欢文章的加斌哥青春故事会公众号不知不觉写了一个小时,作为民谣的粉,摇滚的蛋,我们在这个信息传播爆炸的年代无疑是幸福的,特别是在这个霍乱民谣的时候,可以随意听到很多有着真情实感的原创民谣音乐,我们应该珍惜民谣给我们带来的最初的感动,也许真的就是让我们留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还有慰风尘的那首歌曲。
大家喜欢民谣的可以在文后留言添加喜欢的民谣歌手和代表作,以及打动你的那句歌词,感谢大家!bbs.tianya.cn/post-music-296892-1.s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