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黄帝内经 素问》,里面说皮肤:
“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
“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起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克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
总结来说,如果观察一个人皮肤的颜色,可以这样判断:
白色,代表阳虚、寒冷、缺血
黄色,代表湿气
红色,代表热气
青色,代表寒瘀
黑色,代表各种颜色的混合体,毒
如果有白色的纹,多是气虚
红痣,代表热毒
斑点,代表脏东西
黑痣,代表毒
比如说,有的时候人的脸上皮肤发白,可能是肺虚寒的原因,肺的颜色是白色,白色又代表虚,虚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寒。
有的时候人的脸色会发黑,可能就是肾虚寒的原因,肾的颜色是黑色。
有的时候人的脸色发黄,可能就是跟脾虚有关,寒湿重。
有的时候人的脸色发青,可能就是跟肝胆寒症有关。
有的人脸上红粉色,这不一定就是健康,可能跟心或血有关,比如高血压的人脸颊颧骨位置也可能会发红。
因此通过学习观五色,也可以协助对病症做一些辩证分析。
倪海厦老师曾说他学过观五色的功夫,不只是看皮肤的颜色,还要学会看气的颜色。气是看不见的东西,但是敏感的人会对气有感觉,所以这门功夫得专门去练习。
战国时代的扁鹊以及他那个门派就会这个本事,据说扁鹊是望而知之的神医,看人一眼,就能把这个人的脏腑经络的问题看得清清楚楚。他能看出病气藏在人的身体哪个地方,从而判断应该怎么治疗,或者还是否能治,他的双眼和敏锐的感觉比现代的彩超、CT等最先进的医疗机器还要厉害。
所以说中国人在远古时代开始研究的就是神、气、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