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医学习笔记∣ 观五色,知病处。

中医学习笔记∣ 观五色,知病处。

作者: 更美好的事 | 来源:发表于2023-03-21 16:20 被阅读0次

最近读《黄帝内经 素问》,里面说皮肤:

“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

“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起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克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

总结来说,如果观察一个人皮肤的颜色,可以这样判断:

白色,代表阳虚、寒冷、缺血

黄色,代表湿气

红色,代表热气

青色,代表寒瘀

黑色,代表各种颜色的混合体,毒

如果有白色的纹,多是气虚

红痣,代表热毒

斑点,代表脏东西

黑痣,代表毒

比如说,有的时候人的脸上皮肤发白,可能是肺虚寒的原因,肺的颜色是白色,白色又代表虚,虚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寒。

有的时候人的脸色会发黑,可能就是肾虚寒的原因,肾的颜色是黑色。

有的时候人的脸色发黄,可能就是跟脾虚有关,寒湿重。

有的时候人的脸色发青,可能就是跟肝胆寒症有关。

有的人脸上红粉色,这不一定就是健康,可能跟心或血有关,比如高血压的人脸颊颧骨位置也可能会发红。

因此通过学习观五色,也可以协助对病症做一些辩证分析。

倪海厦老师曾说他学过观五色的功夫,不只是看皮肤的颜色,还要学会看气的颜色。气是看不见的东西,但是敏感的人会对气有感觉,所以这门功夫得专门去练习。

战国时代的扁鹊以及他那个门派就会这个本事,据说扁鹊是望而知之的神医,看人一眼,就能把这个人的脏腑经络的问题看得清清楚楚。他能看出病气藏在人的身体哪个地方,从而判断应该怎么治疗,或者还是否能治,他的双眼和敏锐的感觉比现代的彩超、CT等最先进的医疗机器还要厉害。

所以说中国人在远古时代开始研究的就是神、气、形。

相关文章

  • 五脏疾病早知道

    人体是一个统一体,内部的疾病可以从外部反映出来,所以中医说“上工治未病”。 上工即“见色知病,按脉知病,问病知处”...

  • 中医对下腹部疾病的认识探讨

    一 、中医的疾病观 中医具有系统的疾病观,包括病因、病位、病性,虽然中医的疾病观,具有一定的推测性,但总体上还是系...

  • 自知之明

    ——《道德经》学习笔记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原文】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惟病病,是...

  • 没有检测仪器,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今天开始,跟着中医老苗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课是“病和症,中医的疾病观”,就是要弄清楚中医怎么看病的。 为了加...

  • 中医观耳朵知身体常见病

    耳朵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人体器官之一了,人和动物都有耳朵,它除了是听觉和平衡器官外,在中医眼里,耳朵还可以用来诊病,...

  • 糖尿病调理方法

    糖尿病调理学习笔记: 一型糖尿病遗传性,先天不足,多发于青少年二型糖尿病,饮食不节,熬夜暴饮暴食,缺乏锻炼。 中医...

  • 坐忘长生(天津)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采集手图 做健康评估

    望闻问切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四种诊断方法,也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观手知病是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广安门中医院主任...

  • 坐忘长生(天津)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采集手图 做健康评估

    望闻问切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四种诊断方法,也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观手知病是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广安门中医院主任...

  • 观斑知病

    有没有瘀,看气色 中医认为,"有储内,必形于外",人如果身体出现了瘀,最先就是在我们的气色上表现出来。每位女性朋友...

  • 观眼知病

    望而知之谓之神——观眼知病 1、目赤肿痛——实热——目眦红是心火,白睛红是肺火,眼睑红为脾湿热,全目红肿是肝经风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学习笔记∣ 观五色,知病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pm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