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阅读了《遇见孩子,遇见最好的自己》的第一章,今天我们继续来阅读第二章:父母心中的爱与怕。
成长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孩子慢慢长大,学会了自己走路,有了自己的小主意,上学了,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再也不是那个依偎在我们怀里完全依赖于我们的小孩子了。看着孩子慢慢独立,我们心里既欣慰又心酸。理智上我们知道孩子长大独立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感情上我们又觉得他们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需要我们的温暖呵护。对孩子太过慈爱就容易陷入“溺爱”的泥沼,太过严厉又显得冷漠无情。对于孩子的事,何时我们应该加倍呵护,何时应该学会放手?何时应该严厉管教?何时应该慈爱温柔?这一章我们一起来看看家庭教育中的分寸问题。
01
鼓励独立,但也要有规矩
现代父母比以前的老一代人开明很多,不愿约束孩子太多,美其名曰“顺应天性”,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有很多人举例说外国小孩很自由,父母完全尊重孩子的天性,学校教育也是如此,所以外国教育出很多诺贝尔奖,各种天才。且不说外国小孩只是课堂作业少,课外活动,课外班特长班其实一点不比国内少,而且大多数外国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非常严肃和认真的。对于原则性问题他们更加“固执”。记得之前有个很火的视频,一位外国小孩在超市抢了姐姐的糖果,爸爸坚持要孩子向姐姐道歉,即使姐姐已经原谅了妹妹不需要她道歉了,爸爸依然在坚持要妹妹道歉。这个视频对我触动很大,其实这个更能反映出外国人的常态。
在非原则问题上,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自由给他们全心全意的爱的呵护;对于一些原则问题要给孩子建立规矩,并坚持执行。
这样的严厉会让孩子记恨么?恰恰相反,给孩子树立规则更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而慈爱无度(溺爱),给孩子的空间过大,反而让他们更加缺乏安全感。好的父母应该把慈爱融入对孩子的管教中,并且不偏不倚,始终如一地奉行。
02
充满感情,却不感情用事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孩子做一些荒唐事或者彼此心情都不好。孩子总有惹人生气的时候,即使再温柔的人也会有伤心、失望、愤怒的时候。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我们情绪激动的时候,往往会对孩子说出一些不应该说的话、做出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所以这个时候,父母最好是告诉孩子:“我休息一下再说。”也可以告诉孩子:“我们大家都需要安静一下。”安静和休息不仅适合两岁的小孩,也适合大孩子和所有的成年人,它可以让父母获取更多的回旋余地,带着同情、尊重和智慧来与孩子交流。
我们常常会纠结于管教孩子的“方法”,而不是真正关心管教孩子的“目的”。要记住,管教孩子的初衷是为了教育、改善和保护孩子,目的是引导他们,是爱孩子的一种表现;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如果管教孩子是出于爱孩子,那么我们在管教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应该是爱,而不是愤怒;管教的过程中绝对不能伤害或者羞辱孩子。
但也有时候一味的宽容说教并不能起作用,我们也应该学会面对这种情况。这种时候跟孩子多说无益,有些时候孩子们正是通过经历教训才学到宝贵的知识,给他们一些教训让他们知道做事的底线,懂得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时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
03
帮助,却不打扰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我们的帮助,可能是情感上的,可能是人际关系上的,也可能是学习上的。通过日常的观察了解,我们比较容易了解到孩子在哪方面需要帮助。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帮助多少。
现在我们经常看到有家长为了辅导孩子作业而烦恼不已。有时候恨不得亲自下场替孩子写。这样的家长占少数么?不见得。上次帮亲戚家孩子微信投票,一群刚刚3岁的孩子画的画都像模像样的,而我认识的几个孩子五六岁了还只是涂鸦状态,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家长代笔,孩子只负责涂了几下颜色。
有些家长则完全相反,觉得自己文化低辅导不了孩子,把孩子全权交给学校,对孩子的学习,心理完全呈放养状态,导致孩子偏激叛逆,心里极度没有安全感,这种情况在留守儿童身上尤为常见。
关于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到底要帮到什么程度,本书中给出了建议:父母应该在必要的时候给孩子提供一定量的帮助,原则是不能干扰孩子的成长。要明确在孩子成长的哪个阶段开始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父母要分小步走,把成长的权力交还给孩子,锻炼他们的独立性、创造性和韧性,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