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爱是倚靠不是倚赖,倚靠是在你偶尔疲倦的时候可以靠一下,休息一下,倚赖则是赖着不走了。——蒋勋 《孤独六讲》
这一章主要讲亲密关系持续存在的原因,画了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并说一点自己的感想。
1、相互依赖理论认为,人们在寻求以最小代价获取能提供最大奖赏价值的人际交往,我们只会与那些能提供足够利益的伴侣维持亲密关系。
刚听完半佛老师关于劝配偶上进的观点,有些感慨。感觉两个人想要长久地在一起,得门当户对、势均力敌,一旦一方成为拖油瓶,就有被甩的风险。也让我想到这是个理性的时代,需要想办法提醒自己保持道德感。所以想要日子越来越好,还是得共同进步比较好。
另外,这个理论让我本能地感到不是很舒服,因为它把亲密关系功利化、符号化了。但理论又可以帮助我们预测行为,所以暂且忍忍。不过过于关注交往过程的奖赏和代价,是会让我们忽视其他影响关系成败的重要因素的。
社会交换2、人际交往的结果是正还是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评价结果的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我们的期望,第二个标准是假如没有现在的伴侣,我们认为自己会过得怎样。
我认为不止是亲密关系,放在任何一段人际关系中都可以用这两个标准进行评判。我们总是会忍不住给对方设立期望,但在这之余,也要思考自己的独立性。
3、使用替代的比较水平来确定我们在其他的亲密关系中是否会更好,即抛弃目前的亲密关系,而转投可以选择的更好的伴侣或情境,所能得到的交往结果。
但有一个问题是,这种判断是相当主观的,我们可能会高估或低估抛弃这段关系所带来的代价或满意度。所以往往会使人感到犹豫,分手的前一段时间会让人感到很痛苦。
4、当我们最初得到非常好的关系结果时,我们会非常愉悦,但随着我们开始把这些好处视为理所当然。
能够理解人有一直追求美好的本能,但也要有感恩之心。在保持感恩之余,共同进步,创造更多彼此的回忆和小惊喜(人类动机的自我延伸模型,能扩展兴趣、技能和经验的伴侣关系是充满吸引力的)。
亲密关系的经济论5、失去通常比同等程度的得到对我们的影响更大;我们喜欢得到,但我们更憎恨失去。
所以三明治法应该要斟酌考虑奖赏和代价比率,要不对方听完后还是会有些懊恼。
6、婚姻幸福的一些因素:低神经症和高自尊、关爱和幽默、所遭遇的应激源(经济困难、健康问题等)、控制期望。
7、交换关系和共有关系个人看来在一定条件下是会互相转换的。
当我多年为某位朋友付出的结果令人失望和伤心后,自己便开始关注同等回报时,我就明白之间的关系从共用转变为了交换。总之,自私令人生厌。
亲密关系中的贪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