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词典已上线1334/10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473天
近日,《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因对跨性别者的歧视言论,遭到全网黑。
一众《哈利·波特》演员反对她。
两大粉丝网站也联名抵制她。
抛开罗琳的观点不说,这次“跨性别”能够大范围的走入大众视线,她是有功劳的。
要知道,跨性别者通常是生活在黑暗中的人。
能够被听到或看到,是好现象。
国内一群跨性别者,也曾主动为跨性别者发声。
录制了这部优秀纪录片,《有性无别》。
1
跨性别者
跨性别者,是身体性别与自己的性别认同不一样。
他们不是病人。
汪欣蕾是一名跨性别女性。
她之前有个男孩的身体,住了一个女孩的灵魂。
19岁时去做了性别置换手术,现在是一名模特。
她渴望自己可以像正常的女孩一样,有段甜甜的恋爱。
谈了一个四年的男朋友,对方听说她不能有孩子,就分手了。
H.C是一个跨性别女性(未做置换手术)。
她也是男孩的身体里,是个女孩。
这样的矛盾一度让她难以忍受。
最悲观的时候,胳膊上纹了朵曼珠沙华,决定什么时候忍受不了这个世界就选择死亡。
几段和女孩子的恋爱,都很别扭地无疾而终。
因为她始终都被当做是直男,但她想做的却是女孩。
后来她终于明白了,想做女孩,又喜欢女孩。
所以,她说自己是一个跨性别拉拉。
李银河的同性恋爱人大侠,是一个跨性别男性。
身体是女性,但自我认同是男性。
他喜欢的是异性恋女性,而不是同性恋女性。
所以李银河和大侠在一起,算是异性恋。
性别不只有两种。
在Facebook上,有56种性别。
我们对于性别的思维定势,该打破了。
相对于主流社会的性别认同之外,还有少数特别群体。
他们被称作性少数群体、彩虹族群或LGBTQIA+。
是女同性恋(Lesbian)、男同性恋(Gay)、双性恋(Bisexual)、跨性别(Transgender)、酷儿(Queer)、间性人(Intersex)、无性恋(Asexual)的英文首字母缩略字,简称“LGBT”。
跨性别者只是其中一种。
2
性少数群体
性少数群体并不好过。
他们大多经历过霸凌与欺辱,青少年尤甚。
跨性别女性玥儿,在学校的时候经常被欺负。
有一次很过分的是,几个男生把她拖进宿舍,扒掉裤子,要看看她到底是男是女。
这件事对她造成了很大的阴影。
在社会上,他们也常常得到异样的眼光。
一名跨性别男性的妈妈讲述了自己孩子的故事。
从小,孩子就不喜欢女孩的衣服,总是穿男孩衣服。
去到哪里都被指指点点。
妈妈不愿孩子这样,就让他学习烧烤,跑去北京开了一个烧烤店。
没想到,有人把他跨性别的身份传了出去,很多人就“慕名”来看他。
就像看动物园的猴子。
妈妈气急了,跟人家吵架。
后来,店也开不下去了。
妈妈想通了,带孩子去做了性别置换手术。
手术做完后,就可以去更换自己的身份证性别,再也不用惹人非议了。
一般来说,跨性别者最大的阻碍是家人。
因为做性别置换手术是需要家人签字的。
但是家人大多不理解。
一部分家长觉得孩子是变性人的话,会让自己丢脸。
所以坚决不支持孩子做手术,动不动就威胁要断绝关系。
另一部分家长,觉得孩子病了,会想办法扭转他们。
扭转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看心理医生、送入封闭式管理学校强制性别认同、电击疗法等。
很多跨性别的孩子会出逃,他们的内心或多或少有些抑郁。
一些有能力的跨性别者会建立避难所,收留出逃流浪的跨性别者。
3
现在的社会,比之前更加包容。
但对跨性别者的了解依然不足。
跨性别者一般都会偷偷吃一些激素药,改变自己的部分身体特征,也被称为药娘。
适合他们吃的激素药一般都是国外药,价值不菲。
有些人吃不起,就会买一些便宜的给动物吃的激素药。
汪欣蕾就吃过。
其实这样很危险,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不过他们甘之如饴,并把吃药成为吃糖。
但正常的流程应该是,找医生和专家,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
另外还有很多跨性别者,希望进行性别置换手术。
在《2017年,中国跨性别群体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中,有89.1%的人对手术有需求,却无法手术。
大多是因为物质或家庭原因。
微博上,有个跨性别女孩发帖求助。
她描述了自己几年来吃药、逃跑、被家人扭转、被家人接受的过程。
现在想做手术,却没钱。因为这个身份不好找工作。
不过好在,一位炸鸡店老板提供给她工作。
网上很多好心人也在给予帮助。
她正在努力攒钱,希望可以早日手术。
还有很多性少数群体,并不知道性别置换手术。
调查报告显示,5%的受调查者冒着生命危险,尝试自行切除生殖器官。
性别重塑医生赵博讲,1989年,报道了第一例变性手术。
是一个大学老师,实在忍受不了身体性别与性别认同的矛盾与痛苦,实行自切生殖器,后被送往医院。
不管是吃药,还是手术,都请尽量去咨询专业人士。
4
国外统计,跨性别人群的概率是三十万分之一。
他们的生存环境,依然很严峻。
比如,跨性别者做了手术,可以更改身份证性别,但是之前所有的学籍证明就全都没了。
相当于一切清零。
比如,跨性别者找工作,会非常的难。他们的失业率,是普通人的三倍。
比如,家人的反对。
有些跨性别者,被迫组建了家庭,还有了孩子。
王嘉敏是一名跨性别女性(生理男,性别认同女性),一个早餐店老板。
她能面对店里客人奇怪的打量,却不能面对儿子的白眼。
跟儿子相处,她通常是在讨好。
有次,老师问孩子,那个人是你的谁?
孩子说,不知道。
她们活得太痛苦了。
可是想做自己,有错吗?
纪录片引用了电影《熔炉》的一句话:“我们勇敢发声,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世界改变。”
希望我们不要轻易被定义,也不要轻易下定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