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了大半天,到了下午四点,窗外陡然变黑,雷声隆隆。
我边关窗户,边自言自语,要下大雨了。
老同志接过我的话,说下大雨怕什么,反正人在家里。
是啊,只要不是人在路途,天空就是下再大的雨,也没有什么可怕,因为人在家里。
纵然嘴上说得坦然 ,可内心还是有点悬悬,这是打小养成的毛病,直至今天没有根除。
我朦朦胧胧记事,应该有三四岁了吧。
每逢刮风下雨,父亲母亲就开始焦躁不安,嘴里念念叨叨:刮风了 , 下雨了,刮风了 ,下雨了……
如果外面有未归的人 ,父亲母亲会一直站在门口伸头朝外看,看那个在外的人是否正急匆匆地往家走来。
如果那个未归的人 ,左望不回 ,右望不回,父亲就会披上衰草编织的雨衣,走入风雨之中,去寻找那个未归的人。
等在家里的母亲,由一个担心变成两个,同时担心父亲和那个一直未归的人。
有晴天丽日,就有风霜雨雪,别人家寻常看待的风雨,我的父亲母亲却会大惊小怪,因为他们“心小”,心小的人特别敏感又特别胆小,遇着事情容易往坏处想 ,然后自己吓唬自己,现如今,我们兄妹五人都遗传了父母的“心小”。
譬如说,二嫂跟我进城一两天,二哥会打很多电话,二嫂不识字不能让她单独外出,二嫂胃不好不能吃硬东西,二嫂住不习惯的话就即刻送她回家……
我的心小就更不用说,老同志下班如果迟到家一刻钟我就会不放心打电话询问 ,所以,他如果推迟回家必定提前打电话告诉我 ,笨孩外出到达目的地必然第一时间告诉我,迟了的话我会坐立不安……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如何遇上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那更是心小得提在手里。
再说回我小时候 。
如果刮大风下大雨,所有的人都在家里,父母仍然坐立不安,因为担心草房子会被大风刮倒被大雨泡瘫。
白天还好,父亲母亲会随时顶着风雨,跑到门前屋后转转悠,看草房子四周哪儿薄弱,然后适时地予以加固。
外面查看过了,回到家里,就抬头朝屋梁上瞧,看哪儿有亮光哪儿可能破裂。
记忆中,外面下大雨,家里时常下小雨 ,所谓下小雨,就是从屋顶往下漏雨,于是,就在相对应漏雨的地面摆上木盆木桶瓦罐接雨,饶是如此,家里的地面还是湿得像孩童的尿布,拎起来能挤出水。
最烦的就是夜里下大雨,父亲母亲拎着灯笼围着草房子查看一圈,该加固的加固,该补救的补救。
尽管这样,父母回到屋里刚躺下,没多会,又赶紧坐起来,因为风雨的肆虐程度不在他们的控制当中,他们担心肆虐的风雨会再次扯坏草房子 ,只得又拎着马灯走进风雨之中一圈一圈地查看。
如此翻来覆去,这一夜是没法睡着的了,所以,哥哥们经常骂父母是“神经过敏”,任何时候,做孩子的责任心岂能超过父母?
倘若这一夜父亲宿在芦苇荡,那母亲只能一次一次地吆喝哥哥起来加固草房子 ,试想,熟睡中的哥哥怎么会像父亲一样一喊就起床?
于是,母亲只有一遍又一遍地叫喊,哥哥们实在拗不过才会起来 ,但嘴里少不了骂骂咧咧,好像这泼风泼雨是母子招来的 。
天下的孩子都知道,向父母乱发脾气是最安全的事情,因为父母不会真正地计较自己的孩子,吵过喊过骂过,转身就忘,从来不会放在心上。
直至我家住上了瓦房,每逢刮大风下大雨 ,母亲仍然坐立不安,习惯性地担忧,当然,那时的农村建房也不会坚固到什么程度,母亲也不是全然杞人忧天,瓦房被风雨掀掉瓦片乃至于推倒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
一直耳濡目染下雨天父母的惶恐不安与唠唠叨叨,我多多少少受到影响 ,以至于今时今日,窗外风雨大作时 ,我会习惯性地站起来在屋内走来走去,神神叨叨地嘀咕几句:下大雨了,下大雨了……
烙在记忆深处的东西不是说忘就忘 ,尽管现在的房屋比过去结实太多,也坚固太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