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剧到凌晨一点半,才上床。
床上,又习惯地点开手机,看两眼没任何营养成分的八卦。
床以难以觉察的方式颠了两下,怀疑地看看身边的老夫子,这家伙刚从酒场下来,但酒品一向很好,回到家就老老实实睡觉,难不成梦里发酒疯了?
老夫子脸色红润,一动不动睡得正香,梦都没有,更别提发酒疯。
身下的床又微微颠了两下,地震?哪儿地震了?第一时间去翻朋友圈,圈里静悄悄,只有一个姑娘在刚刚发布了个疑惑的表情。
床又猛地颠两颠,地震像个调皮的小孩,小小的试探之后放开手脚嗨起来,推醒身边人,连喊地震了,此时一波震动又袭来,老夫子迷茫地睁开眼,没觉得有什么动静,一翻身又睡去了。
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先整齐地穿好衣服,就算大震来了也不至于太狼狈,再点开手机找新闻,第一个披露的消息是甘肃张掖山丹县发生6.6级地震,张掖离西宁远着呢,中间隔着峨堡、达板等重重大山,山丹最有名的是军马场,能牧马的地方,人口的稀疏度可想而知,放心地被里一钻,睡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先看微信,然后翻头条,微信里很热闹,报平安寄祝福发感慨什么的,头条里更热火,都是评论转发地震的消息,什么牛乱跑狗乱吠,点击量还不低,仔细一看,地震震中不是甘肃张掖而是青海门源,6.9级。
门源较之张掖,离西宁更近,就三、四个小时的车程,门源的知名度不低,每年七月的门源油菜田花海吸引一批又一批的人们翻越达板山去看花,感受青海大线条大色块的美,体会什么叫气势磅礴。
门源是富饶的,淼淼的浩门河浇灌这片四周都是高山守护下平坦的土地,遍地的油菜花让家家户户富得流油。
可是,门源也是多灾多难的,它遭受最多的是冰雹,七月油菜花开花的时候,游人络绎而来,雹灾也会不期而至,豆大的冰雹将油菜花打落,让农人颗粒无收,门源乡间都有敬雷神或曰雹神的传统,不过,作为来去匆匆的游客,并没有亲眼目睹的机会。
这场地震无人员伤亡,这应该是最好的消息。现在的房子已经不是上世纪唐山大地震时泥胚房,砖混房的抗震能力不知比上世纪七十年代提高多少档次。国家在青海的新农村建设上毫不含糊,曾经参观过朋友家在门源的新居,厅堂宽大明亮,厕所由国家拨款统一建造,红砖水泥顶干净又结实,绝不是随便挖个坑竖块板子的简易板房。
一年前,儿子在头条给我注册了个号,把他的“羽化不登仙”这个莫名其妙的网名给了我,在头条惨淡经营了一年,一篇稿子稿费才几分钱,都说关注量要达到100人以上才有钱挣,可拉关系不是我的长项,一年了,头条的关注量还停在两位数上死活上不去。
在微信上,第一时间发布地震消息的姑娘是搞宣传工作的,她完全具备了一个宣传干事的敏锐。而头条上活跃的各行各业优质创作者,特别善于蹭热点,他们离地震十万八千里,却一点也不妨碍他们对地震的报道、评议。反观自己,身在主场,天时、地利、人和多多少少都占了一点,却无知无觉,等反应过来,已是后知后觉,时效性极强的事件根本驾驭不了,更别提落到文字上。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不否认,我很寸、很迟钝,地震来了,竟然连跑都懒得跑,连想都不好好想,写下这些文字,也是地震后的24小时后,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最重要的是门源那边的人们平平安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