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那一堆APP,你会发现一堆堆课程一堆堆老师,课程分类繁多如心理学、经济学、法律、政治、艺术、科学、历史、管理学、营销、文学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学不到吧?看到我感觉脑袋要爆炸了!
我的朋友说,曾经买了十多门课程,天天学习,不亦乐乎。
似乎,手机上没有三五个学习APP,就是异类,就是不爱学习,就没有身份地位了。
似乎,APP装在手机上,就等于把知识装到了脑袋里。
似乎,我们追求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多到一个256G内存的手机都装不下,还要买几个云盘来储存了。
我们安装在手机的是APP,背后是强烈的学习欲望?一个个提升自己的工具?还是一种种焦虑?一种种虚荣?一种种道不清的无奈?
人最可怕的是,深陷泥潭而不自知,犹如青蛙泡温水,温暖舒适而命不久矣。
有人说,根据人性的弱点来设计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就是躺着赚钱的正确姿势,或者说,贩卖焦虑,就是王道。
所以,我们是被焦虑喂养长大的孩子吗?
回想一下,我们的成长历程,我们是多么渴望“成长”,崇尚“教育:
母亲十月怀胎,就开始胎教;
呱呱坠地,就要考察早教品牌;
早教未毕,就在打听哪个幼儿园比较好;
幼儿园到了大班,就要准备幼小衔接;
上了小学,就开始考虑各种兴趣班;
还有人说,哪有时间上兴趣班?应该补习班!
在小学时期,大人说,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的初中;
初中,大人说,好好读书,考个重点高中;
高中,大人说,好好读书,考个名牌大学,
考到好的大学,你就轻松了!
天啊!我们就这样长大了!
前段时间,有个同学在家长课堂上问我: “老师,我有一个疑问,怎样才能控制好孩子?”
我问:“什么叫控制好孩子?”
她补充道“就是让孩子好好听话,学得更快更多更好”
我笑了:“你喜欢应试教育吗?”
她摇头说有点不喜欢。
我说:“没有人真正喜欢应试教育吧?当然,我们都希望孩子学得更快更多更好,甚至恨不得孩子一夜长成18岁的样子,但是,这是我们想要的吗?如果真的可以,孩子会开心吗?”
台下的同学都不说话,两眼放光地看着我,似乎在等待一个很精彩的回答。
“其实,我们都是过来人,都知道学习是一个过程,必须循序渐进,但是,我们对着孩子就没有耐心了,也许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变得有竞争力,变得更适应社会,更容易出人头地——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谁都不可能一夜长大,就像我们都不能一夜暴富”
“我们要做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像园丁一样,养育一片肥沃的土地,让孩子们自由成长,我们要做的是:静待花开”。
我们都追求天然无公害的绿色食物,拒绝肥料激素转基因的食物,因为我们深知,这些都是催产速成的垃圾,填报了肚子,却毒害了健康——同样地,我们拼命地,打着“我都是为你好”的大旗,用焦虑喂养孩子,逼迫孩子快速成长,这跟用肥料激素催产速成食物,有何区别?
焦虑,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不能被它麻醉了我们的心灵。
如果说,我们真的爱自己,请放下焦虑,不要用“求知上进”来掩饰焦虑,想清楚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一步一个脚印前进;
如果说,我们真的爱孩子,请放下焦虑,不要用“我是为了你好”来粉饰焦虑,相信孩子,创造好环境,让孩子自由成长,我们只是孩子的引路人,不是他们一辈子的拐杖。
从今天开始,和焦虑说,我欢迎你的到来,谢谢你提醒了我,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我要更努力。
同时,坦然面对不同的生活状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我们永远怀着希望,怀着对生命的热爱,坚定地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好,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