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行之“本体”——阳明

知行之“本体”——阳明

作者: R琳茜 | 来源:发表于2023-02-22 19:16 被阅读0次

    在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皇室衰微,诸侯国群雄四起,礼崩乐坏,百姓们都没有固定的恒产,所有的百姓都因为战乱,因为国家非常弱,所以他们没有足够的钱,十分贫穷。但是在那时,读书人都没有丢掉他们本来应该有的的气节,在街上生活的百姓也同时会互帮互助,在这个时期,整个朝代的民风以及读书人的洁操作保持的非常好。在那时,不管是读书人还是其他的学者都有着较为完善的理念,对于儒学的体会也非常的明晰。但是,为什么后来儒家就被分为了很多观点,有了许多的学派,同时还有圣贤提出了知行合一等学说?

    春秋战国后,到了阳明的宋明时期,功利之说日渐兴盛,读书人非常的会用浮夸的词藻去写华丽的文字,但是没有人去思考这样的文字有怎样的意义,也没有人去思考这样的文字的价值在哪里,他们都是司马迁所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每一个人都在因为利益而做事,都是为了追求利益,为利益而算计奸诈。而阳明先生将这些人称为“衣冠禽兽”。同时,在这个时期的读书人都崇尚朱子所说的格物致知之学,他们都向外格物,求真理,这一就已经偏离了先秦孔子所说的学问。只是他们还是一直以为他们所学习修炼以及理解的都是真正的圣贤之学,是先秦孔子所本来持有的天理。这也就是为什么阳明先生要推行知行合一之说,他就是要订正朱子所说的向外格物致知之学,让每一个人不再逐步逐利,为了名利而算计。阳明想让读书人都恢复本体,让每一个人都清楚天理大道是在心中的,阳明想要正人心,寻天理。这也就是推行知行合一之说的原因。

    学者都不能践行去活出来大道,也就使本来先秦孔子所说的大道越来越偏,阳明提出知行合一,那么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呢?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这就是知行合一,意思就是,想要知道做这个行为的目的与意义。而不是像一些人懵懵懂懂任意去做,全然不去思考,做这件事情的意义与价值到底是什么。同时我们做一件事的目的也并不是逐物,是要安放自己的内心,安放内心不能被外在的目标带走,同时也不能有低级的私欲,也就是要“明觉精察”。并且,也不能将自己的时间都用来思考而不去行,不能空知,要在事情上去磨。

    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到底什么是“知”什么是“行”呢?

    阳明先生的观点是,只要“意动”了便是“行”。我们去结合当下的自己,比如我们现在在十字路口,我们过十字路口的时候都要注意红绿灯。但当我们看到没有车辆,路过当时却是红灯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决定呢?一般这时候都会有三种决定,第1种决定是只要看到是红灯就不走,第2种决定是看到是红灯,但是没有车辆,所以没有任何危险,没有伤及到其他人和自己的利益,那么就可以走。这两种都是当人面对这两种情况的一个极端,同时还有第三种,第3种就是当我们看到没有车,是红灯的时候,我们想走,最后却没有走,这件事情最后的结果是没有闯红灯。可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心中想过要走这一个想法,我们的“意动”了,也算是行。所以我们会发现知行合一是一种道德层面的标准,他是对人的道德提出了非常高的标准,一般没有人可以达到这样的标准,这其实就是“从心所欲不逾距”的状态。而这样的一个标准并不能在法律中体现,因为法律所规定的是本能底线,是对停留在本能并向往下坠落的人们的他律,而这样的道德标准是一种自律。这也就是行。

    而知被分为“德性之知”和“见闻之知”,见闻之知是经历的客观的,见闻之知发展就可以成为自然科学,同时就成了儒家中的学统。而德性之知,在那个时期又被分为阳明和朱子两个观点。朱子的观点是天理在外,要格物致知,但是这样的学说最后会发展成逐物,从某一个角度去想朱子的这个观点,是偏离先秦孔子所提出的观点的。还有一个就是姚明先生所提出的心即理,也就是天理在内,天理在心中。而这就是知行合一中的知。

    所以,姚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说法,不仅仅是为了他的学生和,当那个时期的读书人同时也是为了今天的我们以及后世的许多人,他是想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知行合一的本体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真正的去践行知行合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行之“本体”——阳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ga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