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立春论所谓的“知识产权”之争

立春论所谓的“知识产权”之争

作者: 湖北立春 | 来源:发表于2019-06-18 14:33 被阅读0次

知识是人的意识高级活动的一种结果及形态,其主要特征和属性是能够为人的思维和行动提供一种能力。人如果将这种能力以适当的方式释放出来,将产生效果如经济学物品一样的效用及价值。或者不如直接说:知识的应用就是一种对人的行动有利、有价值的事物,这就是门格尔所定义的经济学物品。知识的应用或以服务的形式,或以劳动力的形式,或以有形产品的形式,发挥出经济学物品理应具有的效用及价值。这类可应用性知识,一般都属于技能、技术之门类,也可能包括一些应用科学成果。

显然,对任何种类的知识,无论是发现、发明、获取、理解,还是应用的练习,都是要付出成本或代价的,至少也要投入时间资源。由于应用性知识可以直接用来产生效用创造价值,那么获得免费传授应用性知识,就如同获得财产赠予的性质是一样的。将应用性知识付诸实施应用时,若非以人的行动为载体,则必然是将其嵌入到产品中。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中,既不存在游离于人的行动或产品之外而产生效用的知识形态,也不存在能够离开知识而创造价值的物品形式。任何商品,不论是有形产品还是无形服务,往往都是知识的应用产生的效用,至少也是需要知识的介入才能产生效用。比如医生对医学知识的应用,工程师对工程技术的应用,建筑设计图纸对建筑知识的应用,智能手机对软件技术的应用等等。作为经济学物品,拥有者理应通过使用获得应有的报酬,这与知识本身是不是财产,有没有排他性的问题无关。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通过付出代价或支付成本的方式,对处于开源状态,无人主张权益的,不是财产、没有排他性的技术和科学知识进行学习及获取,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人可以无偿地享受他人的服务和劳动,可以无偿地与产品生产者分享产品收益权。知识本身与对知识的应用及应用形式根本不是一个范畴。“知识有没有产权”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知识是不是财产”的问题,不能是财产的事物也就没有产生效用及其价值的可能,但事实是盗版、复制、模仿的行为却在低成本地分享原产者创造出的价值,问题与事实两者冲突,其原因是“知识有没有产权”的伪问题掩盖或混淆了侵权行为所针对的主体,受侵害的主体并非是空洞抽象的“知识”符号对象,而是原产者的行动。

相关文章

  • 立春论所谓的“知识产权”之争

    知识是人的意识高级活动的一种结果及形态,其主要特征和属性是能够为人的思维和行动提供一种能力。人如果将这种能力以适当...

  • 职场站队,悟透这三点,抉择不再犯难了

    有组织,就有派系,派系之争,即是利益之争,资源之争,权力之争。从进化论角度看,这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是人类社会进...

  • 《重读相对论》3.2 不可知论

    3.2 不可知论 “唯理论”和“经验论”之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论之争,两派争论的焦点在于:理性和感性哪一个更可靠...

  • 帝国的昂扬精神(八)

    经书今古文之争与政治斗争 上节课讲了《盐铁论》,非常棒的一个政治辩论,那《盐铁论》之争背后的思想角力是什么呢? 汉...

  • 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

    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之争最早源自儒家的孟子与荀子。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天生为善,但也会受后天的影响,所谓的近朱者赤...

  • 论知识产权

    很久之前,我和朋友就知识产权问题吵得面红耳赤。他说应该尊重知识产权,我说这个应该深究、花钱和不花钱是有区别的。 知...

  • 一个人的进化论

    “我是这次进化论之争的裁判,公平,我下面宣布,第103次人的进化之争现在开始。”一道声音陡然出现在...

  • 立春论社会

    “社会”是一个描述人类现象世界中最重要事物的一个概念和词语。从语言角度上说它是由原意引申加赋义而产生的概念明名词,...

  • 立春论效用

    何谓效用?效用是指物品(包括服务)满足人的欲望或需要的不同功能与满足能力。例如食盐就有很多种功能,比如调味、杀菌和...

  • 立春论劳动

    一、劳动的概念及其定义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的前期,人类维持生存的方式就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生活资料。那些能满足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立春论所谓的“知识产权”之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jf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