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侃历史||窦婴与田蚡(摘自公众号:历史教师王汉周)

侃历史||窦婴与田蚡(摘自公众号:历史教师王汉周)

作者: 潺潺的日子 | 来源:发表于2022-05-26 20:47 被阅读0次
    田蚡

    01

    汉武帝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的夏天,汉武帝的舅舅、当朝丞相的田蚡迎娶燕王刘定国的女儿。

    这桩婚事是王太后下诏赐婚的,所以邀请了一众列侯和宗室参加宴会。

    魏其侯窦婴和好朋友灌夫,也一同去凑凑热闹。

    酒酣耳热之际,灌夫起身举杯向田蚡敬酒。

    田蚡却态度傲慢,不肯与他干杯,只稍微欠一下身虚应了一下他。

    灌夫强笑着继续劝酒说:“丞相,今天是您大喜的日子,理应喝上一杯!”

    田蚡依旧无动于衷,没有喝酒。

    灌夫讨了个没趣,觉得很没面子,窝着火,怒气冲冲地转而向临汝侯灌贤敬酒。

    而灌贤只顾与程不识交头接耳低语,没有理睬灌夫。

    连续受到两次怠慢的灌夫,加上几分醉意,顿时火冒三丈,把心中的怒火借灌贤发泄出来,他高声骂道:“现在长辈给你敬酒,你却跟个女人一样,在那儿和程不识咬耳朵讲悄悄话,你算什么东西!”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灌夫在借题发挥,指桑骂槐。

    田蚡和灌夫本就有仇。

    之前田蚡派人向窦婴求取田地,而来人却让正在窦婴家做客的灌夫骂走了,田蚡心里一直记着这个事。

    骂宴这个事刚好给了田蚡一个借题发挥的机会:“今天的酒宴是太后下诏办的,你搅闹酒宴,就是对太后不敬。”

    说着就让廷尉把灌夫抓起来投下狱。

    而跟灌夫结伴而来的窦婴,他是最了解这当中的恩恩怨怨的,此事说到底因他而起,当然不能见死不救,于是就瞒着家人,去面见汉武帝。

    窦婴把在田府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讲了一遍,认为灌夫只是酒醉失言,罪不至死。

    武帝刘彻很坏,表示认可窦婴的说法,但他没有立刻下旨,而是跟窦婴说:“大家可以一起去王太后的东宫开个会研究一下,把这件事议透。”

    (立召入,具言灌夫醉饱事,不足诛。上然之,赐魏其食,曰:“东朝廷辩之。”)

    到了东宫之后,形势就有点控制不住了。

    窦婴

    02

    廷议一开始,窦婴首先陈词:“灌夫勇冠三军,平定七国之乱,名震四方,对国家是有大功劳的人,而他现在只不过是在丞相的婚宴上多喝了几杯酒,说了几句脏话,并没有恶意,哪里会像丞相说的这么严重,摊上大不敬的罪名呢?”

    话音刚落,田蚡反驳道:“我身为丞相,难道仅仅会因为有人醉酒闹事就要去杀了他吗?灌夫平时在家都做了些什么,你知道吗?他大肆结交奸猾之徒,他的家人在颍川郡欺男霸女,无法无天,这些都是有案可查的。这样的人,我杀他难道冤枉他了?”

    窦婴没料到田蚡会来这一手,你和他讲法律,他跟你谈政治。

    挖黑料这种事窦婴也会,而且田蚡的黑料比别人只多不少。

    窦婴口若悬河,嘚啵嘚啵一大堆。

    就在大家都认为这场廷议田蚡输定了的时候,田蚡来个一个绝地大反杀。

    他说:“天下幸而太平无事,我才得以能做皇上的心腹,爱好音乐、狗马和田宅。我所喜欢的不过是歌伎艺人、巧匠这一些人,并不像魏其侯和灌夫那样,招集天下的豪杰壮士,不分白天黑夜地商量讨论,腹诽心谤深怀对朝廷的不满,不是抬头观天象,就是躲在密室策划,窥测于东、西两宫之间,希望天下发生变故,好让他们立功成事。我倒不明白魏其侯他们到底要做些什么?”

    很明显,田蚡一直在把灌夫的罪名往大了扯,就是要把窦婴扯进来。

    事情越扯越大,已经不在灌夫骂宴的范围内了,刘彻只有缩小范围,让大臣们只评判灌夫。

    而大臣们的结果也是五花八门——

    汲黯认为窦婴说得是对的;

    韩安国则认为窦婴和田蚡都是对的;

    郑当时先认为窦婴是对的,后来又变卦了,认为田蚡是对的;

    其他人则莫衷一是,皮球又踢回了刘彻脚下。

    一群猴精。

    刘彻当然不接球,宣布休会,回到内殿陪老妈王太后吃饭。

    王太后此时已经知道了廷议的结果,气得吃不下饭,大骂朝臣:“我现在还没死呢,这些人就敢这么欺负我弟弟,以后我死了,田蚡就成了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

    又数落刘彻:“你这个当皇帝的,也跟块石头一样没有准主意!”

    (太后怒,不食,曰:“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且帝宁能为石人邪!)

    刘彻只能跟亲妈陪小心:“因为他们俩一个是我舅舅,一个是我表叔,所以才让大臣们一起来开会讨论孰是孰非,不然这个事找个狱吏就解决了。”

    王太后当即拍板,把灌夫即刻抓起来夷灭三族。

    并且要把窦婴关起来调查,看看他到底是不是灌夫的黑保护伞。

    王太后王娡与汉景帝刘启

    03

    我们分两面来分析,这个事件明面上的最大受益者是谁?

    是田蚡和王太后。

    田蚡因为灌夫骂座的事,无限上纲上线,目的就是要带上窦婴,只要窦婴去申救灌夫,田蚡就有办法把他装进套子里。

    东朝廷辩的结果就是田蚡要达到的第一个效果。

    进了东宫,就是进了王太后的主场,也就是他田蚡的主场,田蚡廷辩时的每一个表演都是为了给王太后对刘彻的施压提供理论炮弹,进而让窦婴不会全身而退。

    田蚡和窦婴有仇吗?

    当然有。

    因为窦婴是自窦太后死后窦家的头面人物,新旧外戚之间简直斗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但是大家别忘了,是谁让窦婴去东宫和田蚡开这场辩论会的?

    是武帝刘彻。

    武帝之前明明已经同意了窦婴的话,为什么不直接下诏免了灌夫的大不敬罪呢?

    这就是他的帝王心术,他要把这个选择权的球踢给自己的老娘和舅舅。

    武帝很明白,这个事情到现在,大家都相当于在打明牌了,比的就是谁的手腕劲儿大。

    窦婴和田蚡互相之间拿着刀斗,两者必有一伤,虽然他们俩一个是表叔,一个是舅舅,但这俩人都不是自己的人。

    窦婴是前废太子刘荣的老师,景帝在世时他曾经死保自己的学生;而田蚡,刘彻对他的专权早有不满。

    在刘彻看来,田蚡就是亲妈王太后在朝堂上的白手套。

    之前,田蚡把很多自己推荐的人从闲居一下子提拨到两千石的高官,把刘彻的权力都转移到自己手上。

    刘彻很不满,阴阳怪气的和田蚡说:“你要任命的官吏已经任命完了没有?我也想任命几个官呢。”

    (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

    如果窦婴赢了,那就趁机打压田蚡,同时也是给亲妈上上眼药,以后就颐养天年,晒晒太阳,朝廷的事情不劳老妈操心了;

    如果田蚡赢了,那就收拾窦婴背后的窦家老牌势力,继续清洗窦太后死后留下的政治局势。

    反正不管两派谁赢了,最终都是他刘彻赢。

    刘彻要做的,就是踩着舅舅的肩膀摘桃子,同时把处理窦婴的锅,甩给亲妈和舅舅。

    汉廷以孝治天下,我只是按我妈的意思发表处理意见,就算之后发现处理错了,也不是我处理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刘彻要改变自吕后以来汉廷历来的朝堂势力划分的格局,政由己出。

    不管你是哪一门子的亲戚,都要让让路。

    所以东宫廷辩,大家都是演员,总导演就刘彻一个,当然了,田蚡自己以为自己是导演。

    汉武帝刘彻

    04

    窦婴本来是救灌夫的,现在非但人没捞出去,把自己搭进来了。

    就要展开自救活动。

    窦婴觉得他本身没犯什么大错误,被关进来本身不是特别严重的事,而且他的手上,也有一份大杀器。

    只要把这件大杀器拿出来,一切都会翻盘。

    是件什么东西呢?

    当初汉景帝刘启在临终曾赐给窦婴一份遗诏。

    上面有九个字——“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

    这句话的分量很重:当你遇到麻烦事的时候,可以相机条陈上奏。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啊,凡事可大可小,就看窦婴如何去认为了。

    总之,这份密诏能赋予窦婴很大的权利。

    到了眼下这个局面,窦婴觉得是时候把这件东西拿出来了。

    窦婴就利用探监的机会让侄子上疏,报告了自己有遗诏的事情,希望可以得到刘彻的召见,洗刷自己。

    奏疏呈上去了,事情却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依汉制,诏书一式两份,除颁赐大臣外,宫内尚书署另存有一件一模一样的留存底档。

    但窦婴手里的这份,尚书署却没有备份!

    (孝景时,魏其常受遗诏,曰:“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及系灌夫,罪至族。事日急,诸公莫敢复明言于上。魏其乃使昆弟子上书言之,幸得复召见。书奏上,而案尚书,大行无遗诏。诏书独藏魏其家,家丞封。乃劾魏其矫先帝诏,罪当弃市。)

    这下,窦婴的罪名升级了,从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直接升到顶格——矫诏谋大逆。

    田蚡听到这件事,眉毛都乐歪了,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不费吹灰之力。

    窦婴自蹈死路!

    05

    窦婴到底有没有伪造遗诏?

    关于这个问题,老王认为,除非窦婴疯了,不然他不会干出这种蠢事。

    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最重的处理结果顶多是一个罢官为民,再交点罚款,事也就过去了。

    可是伪造先帝密诏,却是掉脑袋的大罪,孰轻孰重,窦婴是拎得清的。

    傻子也混不到窦婴这位子上。

    那如果按照有罪推论,推测王太后和田蚡是凶手呢?

    我们会发现,虽然田蚡有动机去干这件事,但他没有时间。

    皇帝的一应诏书都有专人看管,也都会有专门人员记录在案,混过档案室的都知道,面对堆积如山的档案,保管员那里都应该有个目录本,便于查阅。

    如果王太后提前把诏书烧了,那她也只能烧掉副本,但是登记这件诏书的存目,她不可能也拿过来处理掉,那样极容易走漏风声,事后刘彻一查就全明白了。

    所以,窦婴的这份诏书没有副本的原因,极大可能就是汉景帝刘启当初只是给窦婴打了一张白条。

    汉景帝刘启

    因为刘启是不会怀疑窦婴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会站错队的。

    当年,窦太后喜欢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武,于是就劝汉景帝把弟弟立为皇太子,以保证窦家继续的繁荣稳定。

    对窦家自身而言,自然最好是窦太后两个儿子都能成为皇帝才最为有利。

    但是窦婴不这么认为,他不惜得罪自己的姑姑:“天下是高祖开创的,父子相传是祖宗的规矩,皇帝怎么可以把皇位传给梁王。”

    (“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善传梁王?”)

    这件事最终以刘启立太子刘荣,窦婴被窦太后开除了门籍而告终。

    (“太后除婴门籍,不得朝请。”)

    【古代宫门前都有个小册子,册子上有名字的才可以出入宫门。】

    现在给了这封诏书,就代表刘启对窦婴无条件的推心置腹,士为知己者死,窦婴能不肝脑涂地的报答景帝的知遇之恩吗?

    即便窦太后和窦婴在刘彻即位后有合流的迹象,姑侄联合,作威作福,那这份诏书因为没有存档副本,就会立刻被别人判定是假的,窦婴就成了众矢之的,他也翻不出多大的浪来,这份诏书反而会影响窦太后继续掌权。

    所以,刘启在给窦婴这份诏书的时候,就已经吃定他了。

    06

    经过上面的分析,是不是就是事实的全部真相呢?

    老王认为,不完整,还差那么一丢丢儿。

    差哪一丢呢?

    刘彻。

    刘彻在这件案子里,扮演什么角色?

    前文已经说过,刘彻不会喜欢窦婴,也不会喜欢田蚡。

    所以除了他老爹刘启给窦婴一张白条让其死心塌地打工之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选项。

    那就是,刘彻其实已经查出来那张遗诏的真伪了,但是他自己却销毁了证据,把窦婴推向了死路。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里,司马迁有这样一句话:

    “悉论灌夫及家属,魏其良久乃闻,闻即恚,病痱,不食,欲死。或闻上无意杀魏其,魏其复食,治病,议定不死矣。”

    之前窦婴已经被人弹劾遗诏是假的,说他矫诏谋反。

    窦婴也知道,既然灌夫已经被拉出去砍了,下一个不用想,一定轮到自己了,所以他已经不吃饭了,绝食求死。

    但是过了几天他又开始吃饭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听说刘彻不打算杀他了。

    这前后的反差只能说明,窦婴在狱中得到了消息,刘彻已经知道了,这件遗诏是真的。

    汉武帝刘彻

    07

    但是我们知道,到最后窦婴还是被腰斩弃市于渭城。

    不得不说帝王心术让人毛骨悚然:

    第一,刘彻容不下臣下(窦婴)有这种可以发动合法政变,动摇他统治地位的超级大杀器;

    第二,刘彻要摧毁窦家,更要借窦婴的人头,敲山震虎,收拾完窦家,下一个开刀的对象就是姓田的、姓王的。

    实际也是,窦婴死后仅仅半年,田蚡也去世了。

    PS:史料记载说,田蚡是因为看见窦婴和灌夫来找他索命,导致浑身疼痛难忍。

    这不过是小说家言,真正能让田蚡难受的,满朝上下就只有他外甥一个人而已。

    参考文献:《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汉书·窦田灌韩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侃历史||窦婴与田蚡(摘自公众号:历史教师王汉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jp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