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贞观政要》读后感

《贞观政要》读后感

作者: 一个观察世界的普通人 | 来源:发表于2023-05-12 11:29 被阅读0次

      看的是饶宗颐主编的书,只是节选了部分原书内容。

      观中国历朝历代,王朝兴替,其最终本质无非就是财富的垄断,让百姓民不聊生,或者是周边异国贫困,本质是一样只是对象不一样而已。

      然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则是多种多样,有的是皇帝奢侈浪费,有的是官员体系贪腐,有的是家族继承下子孙并不了解民生,有的是大兴土木耗费过大,有的是连连打战耗费很大,有的是听信奸臣,总而言之,财富的不平衡造成的。

      尤其是古代的科技不发达,信息慢且少,很多时候发生了很多事,即使是贤明的皇帝也并不知情,像明朝末期,财富笼罩在皇亲贵族手中,而皇帝要求收钱平叛却只收了20万白银,最后被叛军灭亡后收刮了几千万白银。

      政府与人民,大国与小国,皆是如此,当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或大国手中到达一个阈值,则人民和小国便会推翻政府和大国,这是恒古不变的铁律和本质,战争,叛乱,贪腐,大兴土木,奸臣,信息不透明等等都只是促进这个变化的因素。

      这本书主要讲皇帝如何修德行,居安思危,用人,兼听则明,对外族等等以告诫后来人,然而这些也仅仅是阻止变化的因素和方式,而让一个王朝稳固根本的本质在于财富的合理分配,前提是这个王朝是最强大的王朝,若外国比较强,则科技和军事是比较重要的。但是本质仍然不变,只不过对象变成了其它国。   

相关文章

  • 贞观政要

    读《贞观政要》有感 近日观《贞观政要》,读到一句话“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焉用彼相?”意思是说在遇到危险事不去扶持...

  • 谈《贞观政要》

    打我记事起我就爱好读书,家中父亲书橱里的哲学、诗歌、历史、小说、国学等各类书籍我都如获珍宝,一一把玩,爱不释手。虽...

  • 《贞观政要》摘句

    1、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2、求木之长者,比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比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

  • 《贞观政要》笔记

    《卷一·求谏第二四》 ①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 ②君暗臣谀,危亡不远。 朕今志在君臣上下,各尽至...

  • 《贞观政要》笔记

    《卷一•君道第一》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

  • «贞观政要»笔记

    ①众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②备预不虞,为国常道。 ③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 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

  • 从帝王教科书《贞观政要》谈起

    从帝王教科书《贞观政要》谈起 《贞观政要》是一部记录唐太宗君臣对话的政论性史籍,凝聚了太宗治国的理念与智慧,是古今...

  • 读《贞观政要》有感

    近日观《贞观政要》,读到一句话“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焉用彼相?”意思是说在遇到危险事不去扶持,将要摔倒时...

  • 《贞观政要》读书分享第三十天

    《贞观政要》,唐代吴兢的作品,是一本政论类史书。 《贞观政要》主要内容记载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一些政治、经济上...

  • 读《贞观政要》(2):《贞观政要》编排体例及各卷内容

    《贞观政要》之“贞观”,即唐太宗在位及治世时所使用的纪年年号,该年号起始于公元627年,迄止于公元649年,凡23...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贞观政要》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me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