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辈子,无论念与不念,都不会相见》是江苏凤凰精心制作的散文集,精选几十位文坛巨匠的散文,汇集成一本富含童趣和哲理,写给父母和孩子看的散文集。
今生有缘惜时光,无望来生又何妨?本书采用了粉色系的封面,并画两只白熊,一大一小的白熊象征着家长和孩子,他们依偎在一起的亲密姿态象征着家长和孩子之间应有的亲密关系。
今生有缘惜时光,无望来生又何妨?翻过扉页,一眼就可以看到的是几张彩色的图。看起来是温馨甜美的手绘风,撞色的设计及明快的色彩给人以鲜活清晰的印象。配以充满爱意的文字,表达了深沉的爱,也奠定了本书温馨治愈和积极进取的基调。
本书的编者,将《下辈子,无论念与不念,都不会再相见》中的六十六篇文章,划分为六辑,从不同的角度讲为人处事的道理。这其中汇集沈从文、梁实秋和林海音等文学泰斗及散文大家的文字,它们有序地排列组合在一起,确实产生不一样的力量。
难得的是,这些名家的文字,并不刻意张扬,也不晦涩难懂。通过文字,彰显了父母博大的胸怀,和儿女未曾说出口的爱。但是,本书并不局限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着眼于社会发展对人们的能力需求。所以,它在传递爱意的同时,也催人奋进,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
有的文章中,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记叙往昔发生的事,讲述人生的哲理。例如:梁实秋在《时间即生命》一文中,谈及:人人都知道时间宝贵,然而真正充分善用时间的人少之又少。他本人年过三十,才意识到自修的重要,并且举了自己用了三十年才翻译完《莎士比亚》,如果充分利用时间,他的译著大约二十年能够完成。事实和理想之间,差距是十年。
今生有缘惜时光,无望来生又何妨?有的文章中,作者用温暖的文字,将写给孩子的话娓娓道来。周海亮在《孩子,有些东西不属于你》一文中,讲述了在公交车上遇到的一件事。有个孩子无理取闹要坐他的座位,而孩子的妈妈对此束手无策,沟通到最后的结果,是:他并没有给这个孩子让步,而是明确地拒绝了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用行动告诉这个孩子,世界上并非所有东西都属于她。
今生有缘惜时光,无望来生又何妨?有的文章中,叙述了作者自己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他的人生观变迁。例如:鲁迅这篇《藤野先生》,这是被收录在语文教材中的一片文章,鲁迅在这篇文章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将自己满怀爱国激情寻求救国的道路,而“清国学生”则过着饱食终日、白天逛公园、晚上跳舞的无意义生活,做了鲜明的对比;描写藤野先生时,则采用了白描的手法,如写藤野先生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的自我介绍、耐心细致改正鲁迅的听课笔记和解剖图、看到鲁迅成功地进行了解剖实习的高兴状况以及鲁迅要离开仙台时的依依惜别之情,都只是简练的几笔,没有粉饰,没有渲染,但写得栩栩如生,显示出人物鲜明的性格。
我本人以前很少看散文集,书中的大多数文章我之前并没有看过。看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简明睿智的教子之语,发自肺腑的沟通之言,是这本书的主旋律;不但构建了本书的结构,也奠定了本书的教育的基调。我认为这是一本很值得家长和孩子们共读的书。亲子每日共读一篇好文,完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认知,影响家庭的未来走向。
如果,你想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减少说教的时间,想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那么累,你可以看看这本《下辈子,无论念与不念,都不会相见》。当你知晓,育儿和亲子关系更深层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养大孩子,更在于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为他们想成为的那种人,你会觉得一切付出和等待都是那么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