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正题之前,让我们先来设想以下几种情境:
情境一:
孩子缠着父母叫:“爸爸,爸爸,给我讲个故事吧!”
没有半点故事储备的爸爸无可奈何地说:“好吧!听好了,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
——明显的搪塞型父母,这样的故事恐怕连三岁小孩都哄不住了。
情境二:
孩子缠着父母叫:“妈妈,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吧!”
有所准备的妈妈满口答应:“好啊,那我给你讲《白雪公主》的故事吧!从前有个国王……”
孩子:“哎呀,换一个吧,都听腻了!”
妈妈:“呃……”
——虽然有所准备,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他们喜欢听很多不同的故事。
情境三:
孩子缠着父母叫:“妈妈,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吧!”
胸有成竹的妈妈张口就来:“我今天给你讲一个《勇敢的小裁缝》的故事吧!”
孩子:“这个故事我听过了,就是讲一个小裁缝一次性打死了七只苍蝇,自以为很了不起,把‘一下七个'写在腰带上出去闯荡,结果还真的替国王干了几件大事,赢得了公主的芳心和整个城堡。”
妈妈:“对了,那我换一个,给你讲《哈默林的花衣吹笛人》的故事吧!”
孩子:“这个故事我也听过了,就是讲德国的一个小镇鼠患泛滥,神秘的吹笛人用笛声引出全镇的老鼠投水自杀,但镇民并没有兑现支付报酬的承诺,于是吹笛人用笛声把全镇的孩子都带走了,只剩下一个腿部残疾的孩子没跟上队伍。”
妈妈:“呃,那我再换一个,讲《小拇指的故事》吧!”
孩子:“妈妈,妈妈,你讲的都是格林童话里的故事,我全部看过啦!能讲点不一样的吗?”
妈妈:“呃,妈妈也只看了给你买的格林童话……”
——说实话,能有这样的妈妈已经非常不简单了,但是遇上更高需求的孩子,故事储备依然是捉襟见肘呀!
通过以上几种情境的设想,我们发现给孩子讲故事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就算是最博学的父母,在求知欲无止境的孩子面前也有黔驴技穷的时候。那么是不是可以换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呢?
让我们来看一个不一样的情境:
孩子缠着父母叫:“爸爸,爸爸,给我讲个故事吧!”
爸爸:“好的,那你听好啦!从前,有七只小矮熊,它们住在森林的小木屋里,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吃吃睡睡……”
孩子:“等一下,怎么听着像七个小矮人呀?为什么变成小矮熊啦?”
爸爸:“对呀,因为小熊更加呆萌可爱嘛!故事继续:有一天,小矮熊工作完回到家里发现有个女巨人在它们的小床上睡着了!小矮熊决定去找那个曾经杀死过巨人的金腰带王子来帮忙。金腰带王子自称一下子杀死了七个巨人,满口答应了帮忙的请求。”
孩子:“等一下,那个女巨人不会就是白雪公主吧?那个金腰带王子不就是小裁缝吗?他应该是一下拍死了七只苍蝇吧?”
爸爸:“对呀,在原版故事里是这样的,我今天讲的是故事新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有这样自大自夸的家伙,把芝麻说成是西瓜,我们可不能做这种人。好了,故事继续:金腰带王子到了小矮熊家,看到了小矮熊说的女巨人......”
怎么样?这样讲故事是不是觉得有点意思,听得意犹未尽?因为这样的故事不是书本上现成的,而是经过了创新加工。特别是加入了更符合现实的元素,一边讲一边还能启发孩子思考提问,一问一答,无形之中把那些平时孩子们并不乐意接受的说教灌输进了他们的小脑袋,教育的效果更好。
什么?你说还是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如何给孩子编故事?别急,我们来看看别人的成果。法国著名的漫画家、插画师埃米尔·布拉沃先生就脑洞大开,利用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进行加工,创作出了《永远永远永远乐观的七只小矮熊》系列漫画,事实上,我最后一次设想的情景中所讲的故事,就是其中一辑《金腰带与女巨人》。在这一辑里,布拉沃先生用到的格林童话故事就有《白雪公主》《勇敢的小裁缝》《哈默林的花衣吹笛人》《三只小猪》《小拇指的故事》等,但是每一个经典形象都被赋予了新的个性特征和故事情节,白雪公主变成了女巨人、小裁缝变成了金腰带王子....
哈哈,是不是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呢?学会了布拉沃先生”旧瓶装新酒“的本领,就再也不用愁给孩子讲什么故事了。功力深厚的父母,还能把日常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故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