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情心理学中,人们把由于保全他人的面子而产生的心理积极变化的现象,称之为保留面子效应。
当一个人犯了错误不予当众被批评责难时,当一个人的隐私不想公布于众时,上司与朋友为了他的面子而真的不予批评、不予曝光,那么,他对上司布置的工作会加倍努力干好,他对朋友的感情会一如既往,甚至感情更笃。
保留面子效应的产生原因
为什么保留了一个人的面子,他的积极性、责任感等会更强呢?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保留面子的互惠作用。上司不批评不责难下属,给下属以面子,以人情,给他人留下了自己是个好人的印象,因此,工作中不需防备“小人”暗算,以获得清净的好处。而下属呢?免去了受骂受训,保住了脸面,增加了感恩、报恩的机会与行动,给他人留下了知错即改的好印象。因此,在保留面子这一过程中,双方都得到了实惠,大家都得到了进步。可见,互惠作用是产生保留面子效应的重要因素。
二是不给面子的恐惧作用。一般人都爱面子怕丢脸,怕遭人议论,怕日后抬不起头来做人,特别是我们中国人,对于丢人脸面这件事则更是在意。因此这一套丢人脸面的“议论系统”极以引发一个人的害羞与尴尬反应,并产生心理学张、恐慌、焦虑。因此,为了不失脸面,他不得不作出万分努力,来尽可能保住面子,从而产生保留面子效应。
第三,一个人的自我印象管理作用。每一个人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形象整饰的理想目标。这一目标在自己看来总是最美好的。但在践行时,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做得很理想。这时,自我的评价系统就会发生作用,要求自我印象管理系统对自我的形象进行调整,以尽可能地接近设定时的理想目标,因而去作出努力改正、努力工作的行为。
第四,社会礼俗法制的养成作用。中国人有许多这种不合事理的社会礼俗法则,例如,有个女生爱上男生,她对他如果主动搭讪、约会,甚至主动让人知道自己喜欢他,那么就会有丢脸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从小接受了“女生不可以近男生” 的社会礼俗法则的熏陶。如果不接受这一法则,就会被人耻笑,就会达到非议,就会被认为是一个不正经的女孩,是一个风化的女孩,会使你终身抬不起头来。因此,大家就不会违背这一法则,就只好把爱埋藏在心底里,并时刻告诫自己,不要太露骨,尽量不要让人知道自己在爱谁,不要得罪人,不要留给别人以坏印象。就这样产生了保留面子效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