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陈纪森,写在深圳成立 44 周年之际——2024.8.26.
![](https://img.haomeiwen.com/i7350176/3896c98d76ada94d.jpg)
四十四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而言,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历程。
深圳,曾经的边陲小镇,如今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化大都市。何以深圳?答案在于其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从蛇口一声炮响,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深圳就踏上了一条创新发展的快车道。这里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1756万追梦人,他们怀揣着激情与梦想,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挥洒汗水、拼搏奋斗。目前,深圳已拥有超过 400 万的商事主体,每千人拥有企业数量超过 300 家。
创新,是深圳的灵魂。在科技领域,深圳孕育了一大批如华为、腾讯、大疆等全球知名的创新企业。他们以敢闯敢试的勇气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在 5G 通信、互联网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勇立潮头,引领着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深圳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大企业的崛起,更在于无数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这里有着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创业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舞台。目前,深圳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 2.2 万家,平均每天诞生约 100 项发明专利。
在经济发展方面,深圳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最初的加工制造业起步,逐步转型升级为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业为主导的创新型经济体系。深圳的 GDP 不断攀升,人均收入持续提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23 年,深圳 GDP 突破 3.2 万亿元,人均 GDP 超过 20 万元。
城市建设上,深圳也展现出了非凡的魅力。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目前深圳的 200 米以上高楼数量超过 150 座。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地铁运营里程超过 550 公里。公园绿地星罗棋布,深圳已建成各类公园超过 1200 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这里既有国际化大都市的繁华与时尚,又不失自然生态之美。深圳还致力于打造智慧城市,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目前,深圳的 5G 基站数量超过 6 万个,实现了 5G 网络全覆盖。
文化方面,深圳虽然年轻,却有着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艺术展览、音乐节、读书月等活动吸引着众多市民参与。同时,深圳也积极推动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育出具有深圳特色的文化品牌。每年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超过 10000 场次,参与人数超过 1000 万人次。
深圳不仅在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成就斐然,在公益慈善方面更是熠熠生辉。这里是名副其实的慈善之城,公益之举如繁星闪烁。无数的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热心市民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温暖和希望。从扶贫助困到教育支持,从医疗救助到环境保护,深圳的公益力量无处不在。目前,深圳的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 400 万,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超过 20%。
深圳也是志愿者之城,那一抹抹鲜艳的“红马甲”成为城市中最亮丽的风景线。无论是在重大活动现场,还是在地铁的站台站厅,都能看到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城市的和谐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四十四年风雨兼程,深圳用创新和奋斗书写了一部辉煌的城市发展史,用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传递着人间大爱。展望未来,深圳将继续秉持创新、奋斗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攀高峰,同时不断弘扬公益慈善文化,让这座城市更加温暖、更加美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的深圳力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7350176/72ced5f66f37346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