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读《好好思考》第三章。
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样的领导对下属的成长更有利呢?
书中将领导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老师型,自己经验丰富,下属有问题请教都会仔细回答,会对下属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就像老师对待学生一样严要求,勤指导。
第二种是保姆型,什么事都亲力亲为,稍微有点难度的事情就怕下属出问题,都自己办理;
第三种是连接型,下属遇到问题自己会的就回答,不会的就联系其他人帮助;
第四种是啦啦队型,喜欢在旁边给大家加油鼓劲,但自己并不会去具体指导。
这四种类型的领导,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可能会觉得老师型的领导能更好提升下属的能力,毕竟有人监督指导。
但调查研究发现,对下属帮助最大的领导是连接型领导,因为老师型的领导尽管经验丰富,但是他就是下属成长的天花板,而连接型的领导,当他不会的时候,他会去链接更专业的人士,这样下属就能接受更专业的指导,成长得更快更远。
另外,你想知道什么对员工成长最差的领导吗?答案是保姆型。
这个答案可能会颠覆有些人的认知,保姆型的领导看起来一直在帮助员工做事情,但是正因为帮助过多,反而让员工丧失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还不如啦啦队型的领导。也就是说你就算只是在一旁加油鼓劲,都比你啥事都帮着做对员工成长帮助更大。
其实,上面这个问题虽然是领导帮助员工成长,但它和我们个人成长的思路是一致的。我们想要更好更快成长,需要的是去链接各领域专业的人士,请他们给我们指点迷津,从而获得高速成长。
但是,普通人身边哪里有那么多专业人士,就算估计我们也不好意思去请教,毕竟别人和你不熟,凭什么指点你。
幸好,我们还有书籍,我们可以通过看书,找到各领域的专家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也就是思维模型,当我们遇到类似的问题以后,如果能够采用书中提到的思维模型来解决,那我们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行动,当然事半功倍了。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当我们找到思维模型以后,我们真的就会使用了吗?
大部分的情况是,我们学些了很多思维模型,知道了很多模型的概念,但每次遇到问题根本就不会想到应用这些思维模型。我们总在感叹,花了那么多时间学习,根本就没有用。
这是大多数人遇到的难题,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书中说到,那是因为你没有将思维模型内化吸收,书中的知识并没有转变成你自己的能力,没有转变成你的自动化行为。
回忆一下,我们刚开始学车的时候,教练教了很多知识,如何转方向盘,如何踩油门,踩刹车等等,我们每一个动作都很陌生,经常出现看见对面车来了不知所措的情景。但是,当我们车开久了以后,开车就变成了一件下意识的事情,有时候你开车回家,脑子里还在想工作的事情,车就已经到家了,这其实就是将开车技能转变为了潜意识,当出现开车的场景以后,就可以自动化启动自己的能力。
那如何将思维模型转变为我们的自动化行为,让我们遇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想起应用合适的策略呢?
答案就是写反思日记。
我们平时写日记,一般都是流水账,今天做了什么事情,有什么感想等等。这样的记录只是日记,而反思日记更注重的是对做事的思考,也就是问自己,我会什么会这么做,有没有更好的方式等。
反思日记的基本结构,第一步写下今天让自己有感触的一件事,无论是做得好的还是差的。
第二步是分析自己当时遇到的问题是什么?自己是如何思考的,为什么会采用那个策略?
第三步是针对这个问题,有没有更高的思维模型。
第四步是预设场景,当下次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自己可以如何做?
举个例子,我平时和不熟的人聊天,经常会冷场,非常尴尬,我总会想快找点话题讲下,结果经常说些不相关的事情,一直在尬聊。
第二步,分析下我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我觉得是如何和陌生人说话不尴尬。我当时采取的策略是什么呢?我想的是自己找话题缓解尴尬,自己多说点。因为我认为自己多说一点,现场氛围就不会尴尬了。
第三步,有没有更好的策略呢?有的,其实更好的策略不是自己多说,而是找到对方感兴趣的或者擅长的领域,让对方多说。
第四步,下次和别人聊天,尽量多问别人擅长的问题,自己尽量少说,这样聊天就会更轻松。
通过反思日记,我们就能让我们的隐性的思考显化出来,就能够更加客观的评判当时的思考有没有问题,有没有更好的策略。当你每天都能通过日记反思一次,运用更好的思维模型代替我们错误的或者低效的个人经验,我们就可以将学到的思维模型不断内化,转变成我们解决问题的自动化行为,让我们实现高效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