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林校长”在家长会上的一个讲话刷爆了朋友圈,让众多家长那颗焦虑的心暂时有了安放之地。
这位校长的话,原文如下,拜读一下:
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慢慢养。
有的孩子天生就有读书的资质,有的孩子没有。
没有资质的孩子是用来报恩的,因为读书特别好的,将来会去美国、英国、加拿大,见面只能靠视频。
读书没资质的,等我们老了可以常伴左右,今天载我们去吃牛肉丸,明天载我们去吃海鲜,想想真美好!
说到底都别再羡慕别人家有什么样的儿子或女儿,很多事情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不必太过强求。
用心教育、陪伴成长,自己的孩子就是最好的。
其实,我倒觉得,这位校长的话非常有道理,我们有太多的家长,太看重孩子的成绩了。
孩子成绩不好的家长,好像在别人面前都抬不起头来,而家里有学霸、牛娃的家长,洋溢在脸上的自豪和优越性,是怎么都掩饰不住的。
曾几何时,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知害苦了多少家长和孩子。
更为致命的是,这使我们生活中很多正常的事变得不正常了,我们的教育也走上了畸形的发展之路。
君不见:
居高不下的学区房价令多少家庭望房兴叹。
多少文件政策,管不住“课上不讲,课外讲”。
多少教培机构,白花花的银子进账不断,赚的盆满钵满。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现在的孩子,特别是那些成绩不太乐观的孩子,有多少没上辅导班或者请家教的?
由此衍生的教育费用,已成为众多家庭的重要且核心的支出项目。
很多年轻人为什么对“三胎”兴趣不大?养娃负担重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而教育的支出又占了很大的比重。
令人欣喜的是,高层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近期对教培机构的重拳整治,仅仅是个开始。
也许,这是我们的教育生态开始向好的一个分水岭。
其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一个人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是具备感知幸福的能力,是用自己的善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而不仅仅是拥有名望、财富和地位。
如果孩子已经尽力无法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没关系,他还有他自己的梦想、爱好和追求。
只要他的本质没有问题,他的三观是正的,他是有着向上的力量的,他是善良正直的,我们就应该感到高兴和欣慰。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着自己的使命,我们大可不必为他们的未来劳心伤神。
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在他们还没有能力的时候,保障好他们的生活,保证好他们的安全,然后用我们的爱心与耐心,用心地陪伴他们,引导好他们成长的方向。
愿教育回归本有的样子,愿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他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