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灯阅卷
古老的农作物:水稻是如何参与到历史的发展中的?

古老的农作物:水稻是如何参与到历史的发展中的?

作者: 梅三度 | 来源:发表于2021-05-23 03:28 被阅读0次

    水稻不光是我们熟知的农作物,还是历史的见证者,它远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近可追溯到袁隆平院士研发的杂交水稻。除了时间跨度久以外,关于水稻还有许多名言警句,完全可以证明我国对农业是多么的热爱。

    远在先秦时期,作为五谷之一的水稻就已经出现在先秦的典籍中了。在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不仅有当时占卜稻谷是否丰收的记载,还有人们为了灌溉稻田开凿水渠的记载。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在先秦时期,尤其是夏商周时期,水稻的种植和生产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当然,在河姆渡遗址中,考古学家都曾找到过碳化后的稻谷以及种植农作物时使用的工具,这为我国水稻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物证。同时水稻的种植还推动了农业及社会其它产业的发展,如古代农业技术、水利工程以及水运交通的发展。

    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是气候温暖湿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圆心开始向其它地区扩张。一直到夏商周时期,我国古代水稻种植区域的分布才大体成形,成为了我国主要食物来源之一。

    水稻的种植和水是分不开的,从大禹治水到都江堰的建立,都为水稻及其它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种植条件。灌溉充足,如果没有天灾人祸的影响,古代水稻、小麦及其它农作物产量是能够给予古人基本的温饱。

    古代水稻和其它农作物的产量受制于天气、战乱以及虫灾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十民九饥的现象。发展农业对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都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因此出现了重农抑商的现象,吃这件事被古人放在了第一位。

    为了增加粮食的产量,从周朝开始,朝廷不仅设立了有关农业发展的政策,还专门设立了劝农的官员。不光劝农,古代历任君主都会下令,推广农业技术,让粮食增产,其目的可以用一句俗语来解释——“民以食为天”。

    明清时期,人口快速增长以及战乱频发,导致粮食作物减产,民众无法填饱肚子。再加上我国传统水稻产量并不高,为了提升水稻产量,让全国民众都能吃饱,袁隆平院士开始了长达五十七年的研究,并研发出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出现一改我国水稻的产量,让我们不再害怕灾难的来临,也不用面临粮食危机的恐惧。

    水稻种植以及改良的火炬,如今从袁隆平院士的手里传递到我们的手里,也会从我们的手里传到下一代乃至下下一代人的手里。不管火炬传递到何时,我们都会铭记曾经有一位醉心于水稻研究的先生——袁隆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老的农作物:水稻是如何参与到历史的发展中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ja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