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这是创业 没那么简单的第四篇文章,前三篇都在讲方法,属于硬实力,今天呢,讲一讲软实力,情商!
情商,我们都在说这个名词,而且也特别的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士,那么,情商究竟表现在什么方面呢?
而作为创业者的情商又应该如何界定和修炼呢?
我们提到情商一词,通常总会想到在一些场合里可以做到侃侃而谈并且左右逢源的人,在我们看来这种无论是什么都能与其他人群产生共鸣的行为,无疑是一种高情商的体现。
在我们的印象里,高情商的人群总是在恰当的场合做着恰当的事情,说着恰当的话,令自己能更好的适应环境,并且能掌握环境、创造环境。
这类人我们很难看到他有沮丧、失态、以及局促不安的情况,在我们的定义里他们就是我们的方向,是我们的目标。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这样的人,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我给分成几个小的命题:知识、洞察力、技巧、以及自己的心态。
分小命题的原因在于情商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个可以现象化的技能,他是很多的结合体结合而成的一种产物。
(一)
为什么情商需要知识呢?
我们要做到能随时随地的进入状态,并且侃侃而谈能令其他人感到听自己说话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这跟我们掌握的知识是紧密结合的。
一个公司的销售人员所掌握的知识必须包含他自己公司产品的说明,并且能准确的说出产品的优势,这样才具有了更深入谈话的可能。
而作为一个老板在开始阶段去里开辟自己的渠道的时候,在知识这方面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要让买家知道自己产品的价值,我的产品在某一方面具备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创新性,可以更好的为您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给您带来的价值会超过您以往的百分之多少。
这个知识是必备的,可以说这既是产品说明,也是企业存在和赖以生存的根本。
这样也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占领更多的市场,扩大自己的规模,这既是知识也是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也不一定完全的体现在创新上,有这么一句话叫做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廉。
而做到这些最根本的就是需要知识。
那么,知识在情商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或者说扮演了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
如果说情商用企业组成来描述的话,在模块化的企业里,知识是情商这个企业中的技术部门,后期在平常中作用不显,但是在前期是必须要修炼的。
(二)
当我们的知识达到饱和了,我们如何让自己的知识更好的推广出去,更好的销售出去,这需要敏锐的洞察力!
洞察力可以让我们在谈话中更加快速准确的切入,不仅能提高谈话的质量,也能让我们优先考虑自己谈话时的方向。
当我们把握住了谈话的方向,也可以说是他人的谈话意图时,那么,这场谈话的结果我们就可以说我们自己已经心中有数了。
但是,洞察力,类似于一种形而上的东西,我们怎么去修炼呢?如果说,我们在知识这方面的修炼是不断的学习积累而成,那么洞察力怎么学习和积累呢?
其实这两者是有共性的,都是需要我们自己主动的去寻找,去学习,所不同的是,知识我们只要找对了方向,自然而然的就触手可及。
如果说知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去学习,那么情商就是要把自己拿出去,让自己跳出去,站在第三者的思考角度上,去思考我们的目的和他人的意图。
在自己的目的和他人的意图中找相同,就是我们在谈话时洞察力的核心。
当我们一遍遍的重复这种找相同的过程,就是我们洞察力修炼的历程。
这个过程有些人会感到枯燥,有些人则是感到激情四射,感到枯燥的并不是没有这个天赋。
而是需要在找相同的阶段前加入一个阶段,就是找自己!
找自己的目的,想要达成的目标,想要完成的结果,当我们在与其他人去谈话去沟通时,我们先在这个阶段前加入找自己的过程,这样效果会好一些。
也有助于自己在修炼洞察力的路上一直前行。
我们讲到知识是情商这个企业中的技术部门,是谈话的基础,是情商养成的基础,那么,洞察力扮演了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
我们知道洞察力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知识更好的输出,更好的让别人倾听,是扮演了销售的这么一种职能。
(三)
当我们知道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和他人的意图时,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
是让别人更加倾向于选择自己的技巧。
我们要知道,我们的产品并不是无可替代的,我们的谈话也不是所有人都必须听的,并且一定会听完的。
现实往往是我们的谈话讲了一半,就发现他人不耐的表情,是因为我们的谈话质量不高吗?是因为他人的意向他人的目标没把握住吗?
有这个可能,但更加多的是我们的谈话除了一开始的亮点之外,剩余的部分就是什么了呢?
是平铺直叙到无聊透顶的谈话,也是花样太过繁多造成思考疲劳的现象,更有甚者,因为一开始的谈话顺利,就发扬了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指导思想。
对他人的听觉进行言语轰炸,令本来很好的一场谈话不了了之,极大的破坏了倾听者的倾听欲望。
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在罗永浩的锤子发布会上,罗永浩一开始是这样介绍自己的产品的:
我们采用的是屏幕是日本JDI 4.95寸Pixel Eyes显示屏,是1920×1080全高清,445PPI,我老婆就不知道什么叫做PPI,IPS低温多晶硅技术...
什么意思,我去!
作为一个大众品消费厂商的发言人,也是一个产品经理,跟大众进行产品交流的时候,我们想说的就是一句话:
目前全球最好的显示屏之一
就这一句话就可以了。
以上的发言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有技巧性的发布会,不仅让大众了解到自己的产品结合了很多的高科技,也让大众更加深刻的就是我们是全球最好显示屏之一的厂商。
技巧性的谈话很容易让他人更加的了解自己的意图,更加重要的是会在他人的脑海里形成一种更深层次的印象。
而我们要修炼情商,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给他人带去深刻的、好的印象。
(四)
心态是基础中的基础
当我们掌握了知识、洞察力和技巧的时候,我们更加应该注意的是什么问题呢?
就是当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场合的时候,我们的心态一定要调整保持在自己最佳的状态。
但是心态并不是固定的,甚至无章可循,我们往往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雄心万丈,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我们就会慢慢的让自己热忱冷却下来,最后告诉自己:就这样挺好的,做个最真的自己,其实自己本来就是这样的,何必勉强自己呢?
事实上是这样的吗?
当然不是,我们的热血是我们良好心态的开启,但是保持自己的心态就需要对热情对热忱的不断追求
如何保持这种追求?
这里给出的建议是形成自己的信仰,当我们将自己的心态,自己的态度固定下来并且形成自己的信仰的时候,就是我们可以回档的时候。
我们讲一个古时候的故事。
我们都或多或少的学习过传统的学说,而这些学说又分为不同的流派,当时有一位流派的大师是这样坚定自己的信仰的
王阳明在少年时期非常痴迷于格物致知的理念,在他的认知里,格物致知是所有学说的根本,是开启万物存在规律的钥匙。
痴迷到什么程度呢?
遵循格物穷理的法门,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
意思就是只要你不停的格物,用心的格物,总会有一天恍然大明白的。
于是呢,王阳明就对着自己家的竹子开始了格物之路,每天都在盯着这根有“道理”的竹子,终于,有了收获
严重感冒!
经过这次的失败,王阳明认识到别人的路并不是适合自己的路,自己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这样,才能豁然贯通终知天理。
后期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低潮和痛苦挣扎,在十九年后,知道了自己的理,自己的路,开出了属于自己的心学。
这就是“万物一体,知行合一”的由来,而阳明公也被尊崇为心学宗师。
若是阳明公因为格竹失败,就去全面的否定自己,去对自己说,做一个普通人挺好,还会有之后的事情吗?
因此,在维持心态上,信仰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情商的修炼过程中也需要有一种成为信仰的心态,就是,我是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的。
我们在情商上如果做到了知识、洞察力、技巧和心态的修炼,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称呼自己是一个有智商有情商的人呢?
本期分享 创业 没那么简单之智商为本 情商称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