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一束绿色康乃馨——母亲节快到了,给妈妈也给自己一份仪式感,“您二位辛苦了,我看见你们!”
在我的认知里,勤俭惯了的老妈,一定不允许这种不当吃不当喝的支出。她会认为,这是浪费钱,日子刚好一点就“烧”得不知道怎么好了,存起来多好,以后用得着。
经历过贫苦的人,本质上自己不怕贫苦,而对贫苦带给最爱的人的痛楚,才是他们最大的无力感。最爱的人吃不饱穿不暖,这个恐惧铭心刻骨。以至于不相信当下可以享受当下的幸福,把明天的恐惧和焦虑卸下来,他们只会享受明天的幸福——老妈常说,等你们都成才了,我干不动活儿了,再好好享受你们孝顺?
然而在她眼里,我们,她在贫苦年代剩下一口吃喂养的孩子们,什么时候才长大呢?才算成才呢?恐怕如今我都在望子成龙了,她的孩子也没长大呢?
至于享受当下的幸福,那是把心提到嗓子眼的,太令人恐惧了,明天不过了吗?这个小狗小猫吃饱了晒太阳有啥区别呢?不行不行,混一天,了一日的生活,太冒险,未雨绸缪才是安全的,哪怕什么都不做,为明天考虑考虑愁一会儿也是好的。
老妈的生活始终带着这样的恐惧,一如既往,而今她最大的孩子都42岁了,她仍旧守着要为她的孩子们安顿好明天心思。带着徒劳的焦虑:不然明天一睁眼这个饿了那个冷了,没有着落了怎么办呢的
假如有一种责任是深入骨子里,那无疑是当母亲了。
不得不承认,我继承了这一点。但又带着某些探索式的思考和叛逆。这大概是这个时代恩赐许你于我的额外的光。这让我理直气壮的“悖逆”父辈的生活经验和观念。就比如花,我喜欢看着一束花,喝茶,读书,写东西。我有能力为自己创造这样的一个小确定性,那我就心安理得的创造。我更加确信,明天的不确定性我依旧可以的得心应手,也就是说对于未知的安全感更足。
这个时代恩赐给我们很多祖辈父辈都未成获取过的机遇。流量时代,大数据时代,ai 时代,兴趣电商时代……无论你如何定义自己所在的领域,你都很难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更不要说,去概论几百年的时代特征。唯变不变,唯有不变应万变,而这个不变的恰恰是随机应变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