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琴诗 苏轼

琴诗 苏轼

作者: 辰希星 | 来源:发表于2022-03-16 12:35 被阅读0次

    《楞严经》中曾有一段描述:“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它的意思是美妙的乐曲产生于不同的乐器,但无论何种乐器都需要有人弹奏才能发声,乐器本身没有区别,但经由不同的手指所产生的乐声却天差地别。那妙音到底是存在于乐器,还是存在于手指?

    千年前的苏轼,面对眼前的古琴,引发了无限的思考,他从中看到了很强的哲理性,回到那时,看看存在于他心中的答案。

    元丰四年,被贬在黄州的苏轼担任团练副使,每日的苦中作乐,便是能听到一些琴音,友人彦正知道他的这一爱好,便送来一张古琴,苏轼非常兴奋,当即回信感谢。随后迫不及待的请侍者弹奏几曲。

    琴音响起,苏轼整顿衣衫,端坐在一旁,仔细侧耳倾听,只觉这琴声铿锵作响,婉婉转转飘入人耳,不禁令人沉醉。这时,苏轼又将目光投向琴弦和侍者的指尖,只见手指在琴上飞舞,或快或慢,或急或缓,琴弦受到感召之处,便有妙音发出。苏轼心中产生疑问,如果说琴上有声音,那放在箱中为何不响?或者说声音是从手指上发出的,那为什么人们不在手指上听呢?

    琴诗

    宋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轼的这首《琴诗》具有很强的哲理性,且富有禅机。我们知道,琴之所以能发声,需要依靠手指弹动,敲击钢丝,产生震动,再以声波的形式传入我们耳中。手指与琴同时属于演奏的物质基础,二者只有相辅相成才能产生美妙的音乐。诗人以这种设问的方式,来阐述一种主客观关系,唯有琴和指结合,方能发声。

    佛教追求视有为无,视生为灭。琴声潜在于琴与手指二者之上,这就是“有”的概念,而缺少二者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发出琴声,这是“无”的概念,只有这种有无结合,才有成效,从而揭示了“有”和“无”统一才能生成万物的普遍道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琴诗 苏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lp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