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元,全书共分25章。在这里,主要想分享一些我读了这部小说后,所获得的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方法感受。
一、从现在的生活切换到过去的岁月
第一章开头交代的现在时间是2001年12月,然后叙述现在的“我”时常会陷入对过去的回忆中,“我”总是想起1975年那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当时自己趴在一堵倒塌的泥墙下面,窥视着那条小巷,旁边是结冰的小溪。虽然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我”与过去“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感,为接下来回忆过去埋下了伏笔。
今年(2001年)夏天的某一天,正在厨房做饭的“我”接到朋友从故乡打来的电话,勾起了“我”与过去的联系,不只是朋友拉辛汗,还有“我”未曾赎还的罪行。挂了电话,“我”去公园散步,一段环境描写有助于作者情感的发展和文章情节的推动。
晌午的骄阳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数十艘轻舟在和风点吹拂中漂行。抬起头,望见两只红色的风筝,带着长长的蓝色尾巴,在空中冉冉升起。它们舞动着,飞越公园西边的树林,飞越风车,并排飘浮着,如同一双眼睛俯视着旧金山。突然间,哈桑的声音在我脑中想起:为你千千万万遍。那个兔唇的哈桑,那个追风筝的人。
一对比翼齐飞的风筝,让我想起了童年的玩伴哈桑 ,让“我”缅怀父亲,让“我”想到阿里,想到了喀布尔曾经的生活,这样文章水到渠成的过渡到对“我”的童年生活的回忆。
二、回忆“我”的童年生活
第二章作者在叙述中清楚的交代了人物关系,比如文章开头这样写道:小时候,爸爸的房子有条车道,边上种着白杨树,哈桑和我经常爬上去,这两句交代了哈桑和我是童年的玩伴,也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作者接着叙述:哈桑的父亲常常逮着我们,像他那样和蔼的人也被我们气的要疯了。作者交代了哈桑与阿里的父子关系,也描述了阿里朴实、和蔼的性格。在交代“我”的爸爸与阿里的关系时,作者这样写道:在阿里的服侍下用完晚膳之后,爸爸跟他的朋友躺在书房的黑色皮椅上,他们填满烟管,爸爸总说“喂饱烟管”,高谈阔论,总不离三个话题:政治,生意,足球。这一段话非常清楚地表述了哈里与“我”爸爸的主仆关系。另外,作者多采用对比的写法,使人物个性逐渐突显,矛盾也在日益激化。
1.爸爸的奢华与阿里的清贫对比
在描述“我”爸爸的房子时作者写道:入口通道,甚为宽广,两旁种着蔷薇,房子开间不少,铺着大理石地板,还有很大的窗户。爸爸亲手在伊斯法罕选购了精美的马赛克瓷砖,铺满四个浴室的地面,还从加尔各答买来金丝织成的挂毯,用于装饰墙壁,拱形的天花板上挂着水晶吊灯。而描述阿里的住处时,作者用的笔墨很少:花园的南边种着枇杷树,树荫之下便是仆人的住所了,那是一座简陋的泥屋,哈桑和他父亲住在里面。
2.爸爸对朋友的热情与对“我”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比
有时候我会求爸爸让我坐在他们身边,但爸爸会堵在门口,“走开,现在就走开,”他会说,“这是大人的时间,你为什么不回去看你自己的书本呢?”他关上门,留下我独自纳闷。我坐上一个钟头,有时两个钟头,听着他们的笑声,他们的谈话声。爸爸每天忙于生意,忙于应酬,对“我”近乎冷漠。文章描写了“我”和爸爸有一次在湖边的餐桌旁边吃饭时的情景:我问爸爸,为什么那些人留着长头发,但爸爸没有回答,只哼了一声。他正准备翌日的演讲,翻阅着一叠手稿,不时用铅笔做些记号。我吃一口鸡蛋,告诉爸爸,学校里面有个男孩说要是吃下鸡蛋壳就得将他尿出来。我问爸爸这是不是真的,爸爸又哼了一声?“我”做为一个孩子,渴望得到父爱,渴望交流。可是爸爸的两个“哼”字,体现了爸爸对“我”的疏远和不在乎,让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也为后边“我”与爸爸的矛盾激化埋下了伏笔。
3.“我”对爸爸的态度,前后转变的对比
其实,起初在“我”眼里,爸爸是近乎完美的人物,而且“我”作为他的儿子,感到骄傲和自豪。爸爸身高近两米,每当他出席宴会,总是像太阳吸引向日葵那样,把注意力引到自己身上。爸爸即使在睡觉的时候,也是引人注目。在描写爸爸的恤孤院的落成典礼上,作者说:新建筑的外面搭了个礼台,爸爸坐在上面,我坐在他后面,爸爸身穿绿色套装,头带羔羊皮帽。演讲当中,风把他的帽子吹落,人们开怀大笑,他示意我替他把帽子捡回来,我很高兴,因为当时人们可以看到,他是我的父亲,我的爸爸。来宾与他握手,有些人摸摸我的头发,也跟我握手,我为爸爸自豪,为我们骄傲。只是后来爸爸有意的疏远,还有,“我”听到了爸爸跟阿里的对话,知道爸爸对“我”不满,“我”不像爸爸勇敢,生性懦弱,不敢反抗,尤其不喜欢足球,让“我”逐渐对爸爸产生了距离感,进而产生了惧怕。
…,接着他坐在皮沙发上,把酒杯放下 ,把我抱在他的膝盖上,我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堆树干上。我不知道自己是该拥抱他呢,还是该害怕的从他膝盖上跳下来。
爸爸不耐烦的叹了一口气,那又刺痛我了,因为他不是没耐心的人,他总是直到夜幕降临才回家,留我独自吃饭,每一次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我问阿里爸爸在哪儿?什么时候回来,我知道他在建筑工地,看看这儿,检查那儿,难道那不需要耐心吗?在“我”眼里,爸爸对待工地上的工作,都特别有耐心,唯独对“我”这个儿子,却一点耐心都没有,“我”很少能见到他!
我知道你跟他关系很好。这我很高兴,我是说我有些嫉妒,但很高兴,他需要有人理解他,因为真主知道我理解不了。这是“我”爸爸跟阿里说的话,话中流露出爸爸对“我”的失望和无可奈何,但是“我”无意中听到了这些话,这些话刺痛了“我”。次日清晨,哈桑在替我准备早餐,他问我是不是有什么烦心的事情,我朝他大吼,叫他别多管闲事?“我”的大吼体现了,听到爸爸和阿里的对话之后,“我”对爸爸的绝望与痛苦心情,预示着我们之间的矛盾在日益激化。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