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绝俗,故佛无我——《六祖坛经》感悟
(附两篇感悟以释善佛之得)
六祖言: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
清净自性是众生皆有佛性的前提。而清净自性是非善非恶的本心。
然而念生善恶,善恶扰于心,随欲化形,行善恶之事,即为众生。又因为众生迷而不觉,若浮云盖覆,上明下暗,不见日月,所以与佛性愈行愈远。
六祖言: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佛性存于本心。成佛需求己,本心即是真如,成佛解脱之道在于明心见性,在于我心成真心,在于破迷妄,除烦恼,心空一切空。
六祖言: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
妄念是人的欲望。由欲望支配人心,则迷妄不见真,是为众生不为佛。
然佛自众生,故众生成佛需修行。清净自性要由善知识和真正法加以引导,去除迷妄,明彻真心,觉而不迷,是为明心见性,在这个过程里,偶然勾引起佛性,一朝顿悟,也因此取得一丝成佛真谛。
六祖言: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又言: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佛性使众生得以觉悟成佛的可能性,是一菩提智慧所化;然众生利钝差异,领悟佛性也有资质之别,故迷转悟也是由量变积累质变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持久不懈地以心加持,修戒定慧一言以蔽之,渐悟就是修行,也是毅力。
六祖开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心性为佛性,本心即佛心,佛心决定一切。
而本心有菩提智慧。菩提智慧的最高境界是视疾苦名利为空无,不为世扰,不为事烦,如此超然绝俗,得以解脱成佛。是为世间本无相,心空一切空。
六祖言: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
除尽一切善念恶念,是最高境界。而之前要行善积德。
这样做的道理如下两文:个人愚见,或不见真。
佛与善的关系——戒学与慧学
一、佛言放下,亦劝行善
佛说心空一切空,放下贪嗔痴,烦恼自去,解脱成佛。也就是成佛在于放下,佛即放下。
放下,不仅要放弃欲望,去除恶念,也要放下善意;放下也是宁静安和,世事不扰于心;放下更是明悟,明彻世间真相。然后无我真如,解脱轮回。这是慧学。
佛用因果循环不止劝诫放下一切,佛也用果报不爽来劝布结善缘。
布结善缘,不行恶事;慈悲为怀,施爱人间。所以戒学既戒诸恶,也要诫以成善,也就是说佛放下之前也要求善。
二、佛心助成行善之举
慈悲,是因为看到了世事无常,世人苦,世间无我,我亦无需有我,这是智慧,是慧学之修。
智慧初成,当看到世人贪嗔痴,困于名利和无知之时,心生怜悯,不忍心他人受苦,这是利他性,也是善,所以善才慈悲,行善是戒学。
因明悟之心,助成行善之举。所以慧学利于戒学。
三、行善作因,果缘放下
既然佛说放下,那为什么还要劝善呢?因为有恶念,行欲望之事是不利于放下顿悟的,所以要行善事结善缘,弥补过错,让身语意皆无愧,让未信佛之前做的恶通过行善来达到非善非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善恶的理解感悟,也取得放下的契机——善补恶的平衡之因。
所以放下成佛之前,要善补尽恶,了却因果。所以戒学利于慧学,行善最终导向放下。
四、佛尚解脱,故善者亦成佛。人因行善积德而高贵,故可行远。
在行善中超越——三无漏学的统一
六祖言修禅: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或问:放下所有,本是一种欲念,又何来放下所有?
答:放下是最终的结果,是最高的境界。就好像武学的无招胜有招,这是经过经过无数次的演练和喂招之后,自己领悟升华,得以超越招式的境界。
行善也是这样。
行善是戒学,也是定学,专注于行善戒学,自得极度喜悦、宁静的情感体验。
最后在行善的深沉体悟之中,了悟因果,修得慧学。这体现在高级禅定中,就是内心处于极度宁静、微妙和殊胜的状态,连喜悦、快乐都消失。这就是在行善之中超越善,自得真智慧,得以放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