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心役物,而不以物役心

以心役物,而不以物役心

作者: 拾趣岁月 | 来源:发表于2017-09-23 18:58 被阅读60次
以心役物,而不以物役心

在《六祖慧能传》中,五祖问慧能做那些粗活苦不苦,慧能答道:弟子以心役物,而不以物役心,所以不觉得苦。

没有外在的工作

如果你觉悟向内,做任何工作将不再是你的问题;任何工作或职业,都仅仅是你用来观察自己心念的一个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存在外在的工作,只有内在的工作,那是“心”的工作——心念的工作。没有人能活在他的心之外,因此不存在一个离开心而单独的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心的工作,所有的运作都是念头在运作,因此,一切工作的本质只是心念在运你自己。

如果你勘察到这一点,那么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显得不太重要了,他发现他唯一的工作是,了解他的心和他的念头。除此之外没有真正的工作。如果没有我们的判断,擦桌子和写一件文件是一样的,当一名医生和做一位农夫也相等。只要你不活在外部,那事物的分别就越来越少。如果你越向外,你所见到的事物的差别就越多;如果你越向内,你就会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别是个幻象。我们所见到的事物的差别并不是事物本身有所不同,而是我们对它们作了分别。而所有的分别,无一例外的都是幻象,且分别越细致,幻象越密集,也越显得真实。

不断地深入心,最后你会发现,一切你的所见都是心的创造;而越了解心,也越能发现,所有的所见也都是幻象。没有一种情况是例外的。真实存在的事物不可见,我们所见都是心围绕着那事物创造出来的相。我们活在一个心所创造的相的世界,而千百万年来,我们却想不起这一回事,而以为我们千真万确就活在一个“外在”的世界。这是多么大的幻觉啊。因为把这幻觉当成了真实,因此我们的痛苦才显得那么真实。倘若你能发现,你的世界是那一心所造,那么你就不会那么在意或重视那外在的东西。而如果出现了问题,你也不会一心想着去改变那外部的存在,而忽略自己的心。

当你了解了心以后,你会意识到,当你在生活中遇到了所谓的问题时,你的牛角尖不会再往外顶,而是你开始回来观看自己的心念——去调整那投影仪了。一旦你了解了万有一切都是心相的朝外投射,而在心外根本就不存在一份工作、一个世界时,你还会非常在意你做什么工作或从事什么职业吗?嗯,无论那是什么,那都将不再是你的问题。在我看来,你唯一的工作就是不断地了解你时刻变化的心,不断理解那不断升起的念头,如果生命是有一份工作的——这才是真正的工作呢。

当你了解心,职业就不再是个问题

当你了解心,职业就不再是个问题。一旦内在没有障碍你的念头,在外部就不会存在任何问题。做这个工作?行;做那个工作?也中。当你的心念变得流畅,世上没有不平的事或不平的道路。能阻碍自己的是自己的心念,不是外在的工作、同事或人际关系。

圣人没有职业上的偏见,他当医生、作家或道的艺术家和他在山里做一名农夫完全相等。他不再是职业上的奴隶,也不是工作中的傀儡,他是一个彻底自由的人。没有什么能再障碍他,因为他超越了外相抵达了心,因为他不再把幻当作实、把假认作真了。

                                              ——此文转自网络

相关文章

  • 以心役物,而不以物役心

    在《六祖慧能传》中,五祖问慧能做那些粗活苦不苦,慧能答道:弟子以心役物,而不以物役心,所以不觉得苦。 没有外在的工...

  • 以心役物,以物役心

    昨天借着休息看了一部电影《六祖慧能传》。 为什么看佛教电影呢? 因为从稻盛和夫的《活法》, 到《曾国藩的家书》, ...

  • 离苦得乐

    心为身役,身为物役; 物为人役,人不可役, 苦不苦? 身为心役,心为人役; 人为物役,物不可役 累不累? 身心分离...

  • 以心役物

    五祖问六祖慧能,做这些粗活累活,苦不苦,慧能答,弟子以心役物,而不以物役心,所以不觉得苦。 说一句,禅宗是积极心理...

  • 洞见《菜根谭

    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 【原文】 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情欲嗜好,不成心体。 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则嗜欲莫非...

  • 品味菜根三百四拾一

    341.要以我转物,勿以物役我 “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情嗜欲好不成心体。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则欲嗜莫非天机,...

  • 读书|菜根谭(十九)

    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情欲嗜好,不成心体。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则嗜欲莫非天机,尘情即是...

  • 怎么快乐地解决问题?——情绪

    我的观点是以心役物,而不是以物役心。这句话的出处是这样的:《六祖慧能传》中,五祖问慧能做那些粗活苦不苦,慧能答道:...

  • 役物,不能役于物

    要役物,不能役于物

  • 心之所止,当止于行役

    人皆有欲,人心常受身外之物所役,所以陶渊明讲要不以“心为行役”。从古至今能成事者,往往善于止欲。 春秋战国时期,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心役物,而不以物役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zc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