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第33天

作者: 晴朗的天空1 | 来源:发表于2022-04-06 16:18 被阅读0次

昔有工匠师为王作务,不堪其苦,诈言眼盲,便得脱苦。有余作师闻之,便欲自坏其目,用避苦役。有人语言:“汝何以自毁,徒受其苦?”如是愚人,为世人所笑。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少名誉,及以利养,便故妄语,毁坏净戒。身死命终,堕三恶道。如彼愚人为少利故,自坏其目。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做决定之前都要分出轻重,三思而后行,否则会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

昔有二人为伴,共行旷野。一人被一领氎,中路为贼所剥,一人逃避,走入草中。其失氎者,先于氎头裹一金钱,便语贼言:“此衣适可直一枚金钱,我今求以一枚金钱而用赎之。”贼言:“金钱今在何处?”即便氎头解取示之,而语贼言:“此是真金,若不信我语,今此草中,有好金师,可往问之。”贼既见之,复取其衣。如是愚人,氎与金钱,一切都失。自失其利,复使彼失。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修行道品,作诸功德。,为烦恼贼之所劫掠,失其善法,丧诸功德。不但自失其利,复使余人,失其道业。身坏命终,堕三恶道。如彼愚人,彼此俱失。

损人又不利己是小人之作,生活中也难免遇到这样的小人,我们改变不了别人,就只能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昔有一小儿,陆地游戏,得一大龟,意欲杀之,不知方便,而问人言:“云何得杀?”有人语言:“汝但掷置水中,即时可杀。”尔时小儿,信其语故,即掷水中。龟得水已,即便走去。凡夫之人,亦复如是。欲守护六根,修诸功德,不解方便。而问人言:“作何因缘,而得解脱?”邪见外道,天魔波旬及恶知识而语之言:“汝但极意六尘,恣情五欲,如我语者,必得解脱。”如是愚人,不谛思惟,便用其语,身坏命终,堕三恶道。如彼小儿,掷龟水中。

遇事要多思考,不可轻信别人,不可盲从别人。

相关文章

  • 百喻经

    《百喻经》曾经是鲁迅先生最为喜欢的一部佛经。他说:“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佛藏中...

  • 《百喻经》

    从前有个愚笨的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主人招待他吃饭,他嫌菜肴淡而无味。主人听说后就为他加了些盐。加盐后菜肴变得味美,...

  • 《百喻经》

    《奴守门喻》 我们做人做事,不能墨守成规要知道变通。做事情时候,更是要能洞悉原委真相,把握根本症结所在,入场才能对...

  • 《百喻经》

    《二子分财喻》 我们知道这位大臣的两个儿子的确笨得可以,他们竟然为了把财产分得平均,听从愚蠢老人的意见,把所有的瓮...

  • 《百喻经》

    譬如有蛇,尾与头言:“我应在前。”头语尾言:“我恒在前,何以卒尔?”头果在前,其尾缠树,不能得走。放尾在前,即堕火...

  • 《百喻经》水火喻

    (二五)水火喻 昔有一人事须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火以澡灌盛水置于火上。后欲取火而火都灭。欲取冷水而水复热。火及冷水...

  • 《百喻经》第17天

    譬如野干,在于树下,风吹枝折,堕其脊上。即便闭目,不欲看树。舍弃而走,到于露地,乃至日暮亦不肯来。遥见风吹大树,枝...

  • 《百喻经》第4天

    叹父德行喻 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不害不盗,直作实语,兼行布施。”时有愚人,闻其此语,...

  • 《百喻经》第14天

    昔有一人,往至他舍,见他屋舍,墻壁涂治,其地平正,清净甚好。便问之言:“用何和涂得如是好?”主人答言:“田稻谷釴水...

  • 《百喻经》第16天

    譬如有人,将欲远行,敕其奴言:“尔好守门,并看驴索。”其主行后,时邻里家有作乐者,此奴欲听不能自安,寻以索系门置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喻经》第33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hs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