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喜

作者: 紫苏wml | 来源:发表于2022-09-14 20:28 被阅读0次

紫苏/文

最近在一本书里,看到一个词语:“随喜”

甚为疑惑!

查阅书籍知:

随喜是佛教语。

基本解释有:

1、佛教指见人做善事而乐意参加,泛指随着众人参加集体送礼等。

2、旧指游览寺院。

3、随人游玩。

4、随喜,其实是一种赞同别人而不嫉妒别人的一种礼仪习惯。

    即当别人什么做得好的时候,你要赞扬他,从而向他学习,相互鼓励,同时使自己也得到提高。

引证解释有:

1、谓见到他人行善而生欢喜之意。认同他人某种行为,而生起愉悦、赞许的心。

      当你没有实际能力去帮助他人时,看到他人获得帮助而随喜的功德是很大的。

2、犹言因别人欣喜而欣喜。

3、犹言赞助他人行善事。

4、谓欢喜之意随瞻拜佛像而生,因用以称游谒寺院。

而我认为

随喜,就是看到别人取得成绩,或越来越好,为别人的成功、健康、善举、快乐,我们发自内心地高兴。

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

有时,看到别人取得成绩,而自己一事无成,心里难免会失落;

有时,看到别人比自己轻松就获得名或利,还会生起嗔恨心、嫉妒心;

有时,感叹命运不公时,还会心生怨怼心。

如此种种,我们的心绪是不平衡的。

此时,我们就需要随喜的心态伴随我们。

佛教语中,看到别人行善积德,从内心中感到欢喜,跟“随”着欢“喜”,

对待生活中的善事和好事,只要是对其他人或者社会有利的事情都值得去参与,都值得去奉献。

从佛教中引申而来,我们大多数情况下来说,这个词语也可以解释为:

一种赞同别人而不嫉妒别人的一种礼仪习惯,

即:当别人取得成绩,或获得赞扬,或人生顺遂时等等,我们要从心底里替他人开心。

这体现了一种无我无间的情怀,是最能对治嫉妒心的方法。

当我们心存怨怼心或嫉妒心时,其实对我们自己是有很大害处的。

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有嫉妒心,也没有多少人能毫不费力、心甘情愿地随喜他人。

在这个浮躁散乱的年代里,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想想什么是真正对我有益的。

很多时候,嫉妒心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见别人的优点,并让我们自己的内心备受煎熬。

嫉妒心就像一个探照灯,能够照见潜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不满和执着。

我们要试着放下这些不满和执着,就能慢慢减弱嫉妒心,我们尽量尝试去随喜他人。

看似轻而易举的随喜,实际做起来却相当有难度。

也许,开始随喜,可能只是口头上的,内心不以为然,慢慢地、慢慢地就会真的产生一种欢喜。

也许,我们把随喜的范围试着由内及外、循序渐进,会相对容易些。

先由亲近的人开始,然后到周围的人,再到陌生人,推及到自己讨厌的人,把“真替你高兴”这句话真诚地说出口。

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他人,更对我们自己的心灵修行大有裨益。

应该说最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这会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庄重和宁静,

而且更加让我们能够坦然从容地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相关文章

  • 练习随喜

    随喜赞叹, 刻意练习自己的随喜心。

  • 羡慕嫉妒恨,怎么破?

    贤二说 随喜 随喜—— 见人做善事,随之欢喜。 随喜是最容易、 最轻松可以获得福报的方法, 用真诚的心去随喜别人造...

  • 随喜

    随喜是看到别人行善积德,从内心中感到欢喜,跟“随”着欢“喜”,体现一种无我无间的情怀.随喜最能对治嫉妒心.开始随喜...

  • 随喜

    今天一大早上班,心里觉的好不如意,其实,并沒有什么具体的,人或事惹到我,就这样烦烦的,闷闷的,一句话也不想说。 有...

  • 随喜

    随喜是佛教用语。简单的说就是见到他人的成就或好的行为,心生欢喜,心生赞叹。随喜是对治我们的嫉妒的习气好工具。 为什...

  • 随喜

    昨天在公司的培训会上看到一段视频,是由著名国学大师濯鸿燊对众多企业家的一番成功培训。视频刚开始,身边的同事偷偷笑着...

  • 随喜

    随喜,是一本万利的修行方法 随喜,即随顺他人的善行、成就和功德,并心生欢喜,称扬赞叹。当我们和这些善心善行相应时,...

  • 随喜

    随喜,是一本万利的修行方法 随喜,即随顺他人的善行、成就和功德,并心生欢喜,称扬赞叹。当我们和这些善心善行相应时,...

  • 随喜

    若,所有的遇见都只是错过 我假装不知 若,所有的悲伤都是无解式 我想冷冷地注视 若,生命的尽头是另一种生命 那悲便...

  • 随喜

    既然每个人过的都不容易,那么为什么不能走的轻松和快乐一些呢?注定无解,为何强求? 知足常乐,知难而进! 不用担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ib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