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economic)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的oikonomos,它的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由于资源是稀缺的,社会资源的管理尤为重要,而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eg.拿自己来说,我必须分配宝贵的时间资源,我可以把时间全用来学习IT知识,也可以将时间合理地分配一些给经济学,这就是所谓的对稀缺资源的权衡取舍。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eg.上大学or直接步入社会,二者只能选其一。上大学可以给你带来宽阔的视野和渊博的知识,但不保证以后可以找到高薪工作,而且大学四年还得花学费;步入社会直接工作,你可以在省去学费的同时还可以赚到工资,一进一出,经济方面就会与读大学拉开很多。所以,你为了得到不一样的视野和学位,就必须放弃掉打工带来的经济收入;反之,亦然。
人这辈子做的最多的的事情,就是选择。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eg.生活中很多的选择都不是黑与白的选择,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灰色地带。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人们想的不是吃与不吃,而是在是否再多吃一口上选择。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来描述对现有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边际行动就是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的调整。理性人通常比价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来做决策。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eg.最好的例子莫过于油价变动的刺激,增加油价会导致人们对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去乘公共交通工具,因此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的堵塞。另外,油价的升高还会推动自行车和小排量车的销售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城市的环境污染也会改善一些。总之,激励措施会导致一系列的蝴蝶效应。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eg.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