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人们心中,过年变得越来越没意思了:
千方百计地买票,跨越千山万水地赶回家,鸡鸭鱼肉挤满一桌的年夜饭,举起筷子不知道先尝那个,从初一开始就走过场似的拜新年,拜完一家又一家,亲戚们聚在一起照例是谁家挣钱了买房了离婚了,年轻人们则各自低着头盯着手机屏幕。
再一转眼,大家又各奔东西了。
“年味变淡了”似乎成了大多数人对于春节的共识。
可是,究竟什么是”年味“了?
著名作家冯骥才有这样一段表述:”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这就叫年味!”
这段话里描述的画面,相信是很多人心中“春节该有的样子”。
可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年味“变淡了?您记忆中的“年味”是什么样的了?它真的变了吗?
小时候,年是妈妈做的大鱼大肉,是爸爸买来的零食鞭炮,是小伙伴们你追我赶的童趣,是长辈们包好的一张张压岁钱。小时候,年是盼望,是惊喜,是热闹。
记忆中一到腊月,家里就要开始置办年货了。每天,爸爸妈妈忙忙碌碌的准备这准备那:今天割肉,明天买米,后天做米酒,大后天准备各种果子......通常这样的忙碌要一直持续到年三十。
记忆中的“年味”是烟雾缭绕的厨房,是爸爸妈妈忙碌的身影,是各种香气集合在一起弥漫不散的温暖。那时候的年味总是让人幸福地睡不着…...
小时候,孩子们对年的渴望就是大年初一可以穿上美美的新衣,可以从长辈们那里领到一个又一个红包,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糖果......
年关将近,妈妈就会一天比一天焦虑:肉准备的够不够,米酒够不够甜,什么时候可以出甑,家里的床单被褥都洗好了没有......每逢过年,妈妈总是要唠唠叨叨,直到把年忙完。
印象中,大扫除那天是非常郑重的。全家齐上阵,扫屋顶爬窗台扫地擦桌子抹窗户。大人们在上面忙,小孩子们就里里外外地递抹布端水。那时候的年是一家人在一起共同劳动的欢乐。
到了大年三十,爸爸总是会一大早就起来熬浆糊准备贴春联。他一般先是认认真真地把旧春联刮掉,然后再扎一把小扫帚,满满地蘸上熬好的面糊一遍一遍地刷着墙壁。好不容易把春联贴好了,爸爸还要站在门前欣赏半天。
除夕晚上,我们姐妹三个都会和爸爸妈妈聚在一起守岁。很多时候,妹妹总是瞌睡地不得了却怎么也不肯去睡。一家人总会认认真真地守到12点,放鞭炮放几根小小的烟火再去睡觉。
初一一大早,一家人在家吃过饺子,就要急急忙忙地赶回乡下奶奶拜新年。那时候的拜新年很郑重:小辈们要排好队,站在门外,等着给爷爷奶奶磕头。
等孩子们磕完头,大家就一帮帮地在村里瞎转悠。不论是不是亲戚,只要见面了都问“过年好”。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们一家五口早就分散到各家吃饭喝酒。没计划,没利益关系,只是正好拜年拜到了饭点,就留下来吃饭。
山里的新年,到了晚上总是少不了一大盆火。一大家子人围拢在火边,聊天喝茶吃东西。小孩子们要么在大人之间串来串去,要么就是往火盆扔几个红薯或土豆。
那时候的年过的很慢,慢地好像过不完。
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有这么一段话:“年味越来越淡,只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失去了吸引力……母亲每到过年就抱怨:吃什么呢?你们想吃什么呢?儿女们都说随便,您随便做。只好年年依旧。”
随便的结果是,节日不再像节日。也不难怪,年味会越来越淡。
现在的我们,有了全年无休的商场超市,再也不用费尽心思地囤积年货;
新衣服早早就穿上身,不再“延迟满足”留到年初一;
贴春联很少人家用浆糊了,随便的透明胶带一粘,费不了十分钟功夫;
年夜饭越来越丰盛,也越来越吃不出不同;
春节晚会还是年年都播,但已沦落成我们刷手机的背景音;
没有小孩会熬一整夜守岁,人们年初一起床的时间是越来越晚;
我们也不再需要磕头,因为要我们磕头拜年的老人早已慢慢离开了人世;
兄弟姐妹们各奔东西,一年到头难得见上一面。除了打开手机的拼图功能,真的找不出别的机会合影……
过年的仪式越来越精简,到最后连对过年的期许都精简掉了,才渐渐觉得丢了什么。
真的很怀念小时候的快乐,真的很向往记忆里的春节。
虽然菜式没有现在齐全,虽然生活没有现在富裕,可是那份单纯,那种年味,是如今的孩子永远都感受不到的。
年还是那个年,贴春联,吃饺子,年夜饭,看春晚,只是我们早已不再是曾经的我们了。有些时光也早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