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彬老师讲解
一个人为什么要表演?他背后的动力是不是服务于伪装?也就是说我要伪装成另外一个人的样子。那么一个人为什么要伪装呢?因为他要隐藏真实的自己。
第一种
动物界里面什么样的动物要隐藏自己呢?狩猎型的动物,狮子、老虎在狩猎之前都要隐藏自己的身形,不要让猎物发现。
所以说表演者背后是隐藏者,隐藏者是狩猎者。这时表演型人格的第一条线。
无论是在狩猎爱、狩猎金钱、狩猎关注、狩猎其他的东西,那么他本质上表演的目的是服务于狩猎,他一定是有一个目的性的。
第二种
动物界里面什么样的生物或者什么样的昆虫会进行伪装?
防御性的生物,比如说飞蛾、蝴蝶的花纹。
伪装本身服务于防御,而隐藏服务于狩猎。
在表演性人格里这是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我要去狩猎,我要去达到我的目的,通过表演的手段。
第二个方向,我要去保护真实的那个我自己,真实的我自己没有那么强大,没有那么好,我要把自己伪装起来,然后去变成另外一个人的样子,让别人觉得我是好的。这时表演性人格背后的逻辑。
防御与狩猎这两条线穿插在一起,中间既有防御自己又有狩猎的行为,真实名字应该叫做协同性隐藏伪装表演性人格。
表演型人格如何判定轻重?
表演时你知道自己在表演吗?如何知道,症状很轻,不会影响到真正的生活,表演时不知道自己在表演,都判定为重。
如果我都不知道我在表演,我实际上是在完全的活一个面具人格,它造成的危害是,无论我追逐到了什么,无论我领略到了什么,都不能真实地反馈给我的自我,所以我一定会有大量的无意义感,大量的迷茫,大量的混沌和浑浑噩噩的状态。所有如果去追寻爱情,那么成功通过了他的表演,那么实际上很难获得长久的温馨和幸福感;如果追求事业,成功了很难得到稳定的成就感,这一切都会被回馈到他的表演性人格上,而不会回馈到真实的自我上。
为什么它带来的体验是短暂的?
表演性人格它有一个目的,背后的推动力是欲望,而不是感受,所有说他不能够持续体验这种感受。
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是表演型人格,不知道自己演成了另外的一个样子,所以他不会发现真实的问题的时候,他就会一直不停地追逐,不停地追逐,最后就会呈现出来一个非常疲惫的状态,或者说沉溺到这种表演里面,而忘却了真实的自我。
我们如何从这种表演型人格里跳脱出来呢?首先是我们能不能意识到我们在表演,我们如果能通过有意识捕捉到我们无意识地表演,我们就能意识到我其实是在表演,真实的我并不是这个样子。第二个可以用感受去测试我们是否陷入到了表演里面,那么比如说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尽可能地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你惊讶地发觉我完全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好像我的头脑里就没有感受的词一样,那么大概率我就是一个表演性人格。
因为真实自我是建立在感受上面的,而表演性人格是建立在欲望跟思维上面的。如果我们完全不能够表达我们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们不是在进行表演就是在进行伪装,或者在进行隐藏。这三种肯定占有一种。
我们通过不停地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就可以慢慢地扭转这个人格,通过不停地去认识自己的感受,我们就能从这个人格里走出来。
表演型人格不需要疗愈,只需要你去意识到你的表演,然后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就可以从这里面跳脱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