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写作第10次训练 20190331

写作第10次训练 20190331

作者: 门外汉不高兴 | 来源:发表于2019-04-02 19:41 被阅读0次

训练素材:01 发刊词:怎样堵住我们人生错误的源头/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训练难度:2894字
训练时间:44分钟
还原度自评:8分

第一部分:全文通读 4m
孙子兵法注解最详细的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
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结构分析 40m
【第1次分析】
a.划分层次
第一层,开头--思想精华。总起,讲透孙子兵法
第二层,为什么想学--超过所有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
第三层,所以就我看来--结尾。课程的安排

b.梳理结构
先总起,解释课程名称的由来。然后介绍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最后介绍课程的安排。

c.概括中心
本文通过介绍这门课程,让读者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以及信任。

【第2次分析】
a.划分层次
第一层,开头--思想精华。总起,讲透孙子兵法
这门课的由来
怎么讲透,一是本就很简单,一是参考资料权威
第二层,为什么想学--超过所有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
更正错误思想
不战之法
不败之法
第三层,所以就我看来--结尾。课程的安排
三个部分
总结,引起下文

b.梳理结构
先介绍课程的由来,再介绍课程的理论基础,最后介绍课程的安排。

第一层,总起,介绍课程的由来。先介绍课程的由来,脱胎于一本书。然后分析讲透两个字,为什么能讲透?因为简单,同时又参考很权威的资料。

第二层,理论基础。先更正错误思想,孙子兵法不是教你战胜,不是教你以少胜多。然后分析什么是不战之法,最后分析不败之法。

第三层,课程安排。先把全书分成三部分逐一分析。最后总结三部分,引出下文。

c.概括中心
通过介绍课程,引起读者对课程的兴趣。

【第3次分析】(第二层,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
a.划分层次
第1节,开头--不败。总起
提出问题引出一般人的理解
指出错误,引出下文
第2节,不战之法。
三个不战
对应前三篇的内容
从军事角度、人生角度、商业角度分析不战
第3节,不败之法。
指出思想
分析高目标的错误
分析人生策略
孙子兵法是消极的。不犯错的观点我不同意

b.梳理结构
先总起,指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和一般人理解的不同。然后分析不战。然后分析不败。

第1节,总起,指出孙子核心思想。先通过问题,引出一般人的理解以及一般人错误的理解。然后指出错误在哪,引出下文。

第2节,不战。先指出三个不战:打不赢不战,打不起不战,打得赢打得起也要考虑不战。然后指出这对应了前三篇的内容。然后从三个角度分析不战:军事角度要善于等待,人生角度不要受到诱惑,商业角度不要不踏实。

第3节,不败。先总起指出思想。反面论证目标太高不好,所以要有底线。由此分析人生策略应该做时间的朋友,做等得起的人。最后指出孙子兵法的消极属性。

第三部分,训练总结
1、怎样才叫真的读懂了

很多人阅读这一类的文章,很容易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各种细节里。比如:孙子兵法有多少篇,孙子兵法的理念是什么,为什么要读孙子兵法......等等。一旦你把这些细节串接起来,得出的判断就只能是:本文讲了这本书,了解的是孙子兵法。

这是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就像万维刚说的:大多数人之所以没有真正理解一本书,就是因为看不到作者的逻辑脉络。

我在第一次分析时,理解也不完全到位。虽然概括中心的偏差并不大,但是,从文章结构的梳理看得出来,我也很关心那些细节。我是这样写的:

先解释课程名称的由来。然后介绍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最后介绍课程的安排。

这样的梳理不存在错误,但不一定是作者的本意。到了第二次分析时,划分清楚了小节,才能理清楚文章结构,梳理脉络。一旦有了脉络,中心概括得自然就更准确。这时候再对比之前写的东西,明显能感觉出差别。

说课程名称的由来,不如直接说课程的由来;说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不如说是课程的基本理念。统观全文,其实都是在讲课程。因此,更简洁的说法是:通过介绍课程,引起读者对课程的兴趣。这个时候,才叫真的读懂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2、不败,就得要不犯错么?
作者仔细分析了不败的思想。我以为,这就是目标的不同。追求胜利会导致没有底线,急功近利。追求不败就是设定底线,安守本分。正因为我们无法控制他人控制世界,顶多只能控制自己,因此,消极地认识自我是有必要的。只要出手,很可能就是一败涂地。联系前文来看,为了不败,所以不战。之所以不战,就因为不想败。

但追求不败,就得要堵塞错误的源头么?为了不败而追求不犯错,这只会掉入到另一个极端。

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不敢作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所作为却又不能出错,试问,要达到怎样的水准才能做到?不出错,不犯错,那是神的境界。不败,不能依靠不出错,而要靠做对的事情,这恰恰需要大量的错误来引导。

就像画画,没有人动笔就能画准,三杰合体(达开朗菲尔)也不行。画准的方法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调整。调整才是我们做对的方法。也正是因为消极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随时会犯错,才一心想着去反思,去调整。

要说明的是,调整和调整是不一样的。错误造成了恶果再去调整,这只能叫“弥补”。错误还没有造成恶果之前就调整,这才是真的“调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第10次训练 2019033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jn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