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想法读书
读书‖《老子通释》63

读书‖《老子通释》63

作者: 九慕望舒 | 来源:发表于2023-01-19 17:04 被阅读0次

道,既能摆正大国与小国的关系,又能疏通善与不善之间的界限,好像力量无限,做到这些没有做作,一切都是顺其自然。这一章有不少精彩的短句,请看: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以前看到“无为”以为就是什么也不做,“不作为”想得太简单。伟大的哲学家不可能提倡什么也做,怎么可能修炼得道。

“圣人”对待天下,都是持“无为”的态度,也就是顺应自然的规律去“为”,所以叫“为无为”。“为”都是顺天而为,所有的逆天行为,违反自然规律的作为,都是离大道越来越远。

把这个道理推及到人类社会的通常事务,就是要以“不滋事”的态度去办事。因此,所谓“无事”,就是希望人们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一旦条件成熟,水到渠成,事情也就做成了。

从容易处开解难题,从细小处做大事。圣人得道从来不自以为大,因而成就了真正的大。圣人得道自然而然受到人们的崇敬,不想成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却成了精神领袖。

轻诺必寡信。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轻易给我们承诺的人,反悔、不遵守这都很自然,遇见这样的人,用这句话开解自己,什么烦恼都没了。

圣人做事重视困难,未雨绸缪,反而做起来没有多难。

相关文章

  • 读书‖《老子通释》63

    道,既能摆正大国与小国的关系,又能疏通善与不善之间的界限,好像力量无限,做到这些没有做作,一切都是顺其自然。这一章...

  • 读书‖《老子通释》44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一串三连问,道出老子处世哲思。问题已经给了答案,其实大道理我们都懂,具体操作...

  • 读书‖《老子通释》45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请看这一章所呈现的“逆向因果”系列,最大的...

  • 读书‖《老子通释》46

    天下有道与无道的区别是不是发动破坏民生的战争。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成马生于郊。 走马是指战马,“粪”...

  • 读书‖《老子通释》34

    这一章,老子把大道比做了滔滔水流。这水流,万物靠它生长而不推辞,但是万物长好了,它又不居功,细细的滋养万物,而不以...

  • 读书‖《老子通释》43

    这一章老子创造一个驰骋的场景。一看到“驰骋”这个词,就有无穷的想象,思想驰骋在浩瀚无际的一个宇宙空间。人喜爱自由,...

  • 读书‖《老子通释》47

    上一章讲述内心之知,人生在世,还有对外部世界的宏观之知。老子认为只要内心皈依天道,就能产生对外部世界的宏观之知。 ...

  • 读书‖《老子通释》68

    这一章老子要给军人讲讲“不争之德”。军人的目标就是争,对他们讲不争是不是矛盾呢?别忘了圣人的思想本身就是辩证的,大...

  • 读书‖《老子通释》62

    道有两个秉性,一是穿越善与不善,二是超越最高权位。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

  • 读书‖《老子通释》60

    这一章的千古名句“治大国,若烹小鲜。”恩师说过,讲明白的道理,自己实践过的方能说得清楚。“治大国”肯定没实践过,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老子通释》6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om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