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阅读《阶层跃迁》这本书时,读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概念,叫做“公交变心板效应”,颇觉有趣。
这个概念大意是:在我们没有挤上公交之前,大家都会喊“赶快呀,快挤上去呀。”而一旦上了公交车,反而会朝着后面正在拥挤上车的人喊:“别挤了,没地方了。”
联想现实生活中的切实经历,可不就是如此吗?包括我们平时乘电梯时,在进入电梯之前,和进入电梯之后,我们的表现,不也正和进入公交车前后一样吗?
细细想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心理,可能和人类本身具有的自私心理有关吧?
在上公交前,每个往前挤的人,都生怕自己被落下,挤不上车,最终被落下;而一旦上了公交,自己就成为“既得利益者”,因公交车的“座位资源”、“空间资源”有限,我们很可能就忘记了自己在车下的心情,想要获得尽量多的“资源”,这时自然希望这资源入口的大门越早关闭越好。
百度了之后,倒也获知了几个相关的概念。
首先,是电梯效应。
这一个概念指的是,在拥挤或狭小环境中,人们会自觉为道德所约束,表现的小心翼翼,尽量不合别人有过多肢体接触。这是因为在压抑的环境中,小小的纠纷就很容易升级,出于维护和平的考虑,这种减少接触的方式,可以将隐患降到最低。
在乘坐电梯过程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当电梯中是一群陌生人时,很多人的目光往往会集中在跳动的楼层数上。
这一现象,和“私人空间”这一概念密切相关。我们每个人需要的私人空间大概是0.6~1.5米,毫无疑问,电梯中任何人的距离打不倒这一点,所以和陌生人待在电梯里,往往会有一种私人空间被侵犯的感觉,这会让我们很不舒服,都想尽早离开。而盯着跳跃的楼层数,就可以让我们明显感觉到电梯的移动,这对减轻急躁的心理有重要帮助。
想起前几日听到的《逻辑思维》上分析“路怒症”的产生原因,也是十分有趣的分析。
车厢是一个密闭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司机和外界的联系被切断,此时就容易失去同理心,遇到一些小事就不如平日宽容。而在大街上步行时,我们和这个世界的联系是存在的,或者说,我们存在于他人的目光之中,存在于社会规范之中,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表现的更宽容,更彬彬有礼,也更体贴。
这些细节性问题,如果不是查阅资料或是偶尔听到,也许自己平日不仅不会去深思,甚至难以清晰地描述身处其中的感受,更别提去探索其中的缘由了。可见,对一切保持一颗旺盛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坚持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
也许有些知识学了未必“有用”,但了解未知本来就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