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心理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承认、接受、再出发——从《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中学到的

承认、接受、再出发——从《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中学到的

作者: R小法师R | 来源:发表于2017-11-16 23:51 被阅读601次
    承认、接受、再出发——从《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中学到的

    幸福是每个人都在努力追求的议题。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也不同。对别人来说致命的痛苦,对你来说可能根本不是事儿;而对你来说过不去的坎儿,在人家眼里也许是小事一桩。

    面对各种让我们觉得不幸福的原因,心理学博士陈海贤(动机在杭州)在他的新书《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中用温暖亲切略带幽默的语言,一层层剥开困扰当下人们的十个心理问题,为大家指明了通往幸福之路的方法。

    要用一本书来解答所有涉及幸福的话题也许不易,而陈海贤老师用他专业的心理学背景,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思考,把困扰当下的人们走向幸福的十个命题一一作了解答——假想的自我与真实的成长、更大的世界与眼前的生活、理想与平庸、匮乏与不安、接纳与改变、拖延与不拖延、敏感与内向、爱与孤独、空虚与意义感、结束与开始。

    作为知乎里的高分答主、心理咨询师、前浙大教师,陈老师没有堆砌艰深的理论,而是用自己生命成长中的痛苦、纠结、体会来交流心得,用对大量真实案例和解答来教你怎样告别不幸福。让人读起来感同身受又轻松自在。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烦恼、痛苦,都来自于我们在向外追求的同时太少追问内心,追求完美的同时对于自己不完美的失望。比如,在书中收录了有困扰的人写给陈老师的信。很多人都很优秀,我都想象不到,原来那些我看起来很优秀的人也有他们的烦恼,而且很多烦恼在别人看来可能会觉得“这也有什么可烦的”。他们有一定眼界,不甘心平庸和不完美,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把自己丢进了烦恼的漩涡。陈老师都用略带幽默的语言,和我们一起探寻答案,告诉我们要勇于接受自己的匮乏,要努力形成成长型思维……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孤独无助,是觉得每个人都看上很幸福,而只有自己是这样不幸,没有人理解自己。而实际上不是这样的,遇到同样问题的人一定不会只有孤零零的自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一定有人和自己有一样的烦恼。昨天,新妈妈群里,不知道谁起了个头吐槽起自己婆婆照顾小宝宝的奇葩行为,后来发现,很多婆婆的行为惊人的相似,甚至连说的话都一样。我想经过这样一个吐槽大会,遇到类似问题的妈妈们心情会好很多,一方面发现自己不是孤独的,另一方面吐槽过后大家的怨气会释放大半;而家里有个好婆婆的应该会觉得更加幸福、感恩。

    很多时候,我们为自己感到生气、懊恼是认为自己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其实,这不是自己做不到,而是自己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害怕付出没有回报,害怕努力过后一场空,害怕被人嘲笑,害怕受伤害,干脆什么都不做还要显得特别豁达什么都无所谓,但实际上又心有不甘。在“拖延与不拖延”这一章里,作者写到:“这不过是他们逃避压力时说服自己的借口。正是在拖延和逃避中,他们逐渐失去了改变的信心,不愿意再去面对、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陈老师在自序中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完美、充满缺陷的世界中,但我们想象的生活却是完美的。幸福需要我们承认这种不完美,扎根于这种不完美,并从中感受真实的生机。

    要获得幸福,必须要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世界的不完美,并且接受这些所谓的不完美,从踏出改变的一小步开始,收拾心情再出发。

    正如书的结尾所说:“不去追求能力之外的名声,也不放弃让自己能力成长的机会。脚踏实地,投入生活。在痛苦和欢笑中,体验命运给予我的一切。”


    有用的话:

    1、人的能力是不断成长的,也能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提醒自己:也许我现在的担心和当初的担心并没有不同,而我们当初却做成了那件被认为很难的事。

    2、从微观层面看,人的大脑由各种各样的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的连接方式构成了我们储存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未知的挑战一方面让我们焦虑,另一方面也在不断训练我们的大脑。挑战越多,大脑就会变得越复杂,相应地,人的能力也在不断增长。从宏观层面看,人的能力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成长起来的。我们与环境的互动越多,获得的反馈机会就越多。

    3、布尼尔祈祷文:上帝啊,请赐予我胸怀,让我接受无法改变的事;请赐予我勇气,让我改变能够改变的事;请赐予我智慧,让我能够分辨两者。

    4、米纽庆说:“一个理想的家庭,其实就是一个有修复能力的家庭。并没有一个家庭是没有冲突、没有问题的。只要这个家庭具备了修复冲突、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它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家庭。

    5、意志力的存在是为了承担责任和应对挑战。而在这个过程中,意志力又得到了锻炼,就像肌肉一样。长期不使用意志力,什么都不想做,只会让意志退化,渐渐地,就什么都做不到了。

    6、所有的转变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酝酿期。迈出很小的一步并不容易,哪怕是最小的一步,也需要我们突破自己的心理舒适区。这一小步无关成功,只关乎行动。

    7、生活并不总是充满激情和乐趣。如果你没办法通过找到某个兴趣爱好来寻找激情,不如就做你现在能做的最简单的事,并把它当作一种修行。

    8、贫穷的匮乏,大部分以“缺爱”始,以“不安”终。

    9、匮乏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

    10、穷和富说的并不是物质水平的高低——物质水平总会随着社会发展水涨船高,穷和富说的是社会阶层和社会地位的高低,我们害怕穷的标签,不仅是因为物质的匮乏,更是担心因此被看作社会底层、失败者,被人看不起。

    11、“忙”是另一种匮乏,对时间的匮乏。

    12、如果要摆脱匮乏,在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之前,我们至少要试着寻找到一种合适的、与痛苦经验相处的方式,让我们能够摆脱痛苦所带来的不假思索的逃避行为。这种安于痛苦的能力,就是拓展我们“带宽”的能力,它能为我们审视和选择自己的行为赢得空间。当我们能够和匮乏的焦虑相处时,让我们更愿意待在此时此刻时,反而能放下“无效的逃离”,做出更符合长远利益的选择。

    13、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接纳自己的匮乏,就有多大程度的思考和行动的自由。

    14、你不需要固守自己的弱点,也不需要完全变成他人,只有认同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同样,只有改变自己,才会让你更加认同自己。

    15、真实的生活是人生意义的土壤,当我们跟真实的生活失去联系时,哪怕再高深的哲学,也无法帮助我们领会人生意义,人生意义应该来自对生活的提炼和总结。如何连生活都没有了,又何来意义呢?

    16、有时候,人正是借由失去获得成长。…我们的心理结构会在失去和变动中重组;而有时候,新的心理结构会变得更有智慧、更能容纳失去,也更能适应新的现实。

    17、结束—迷茫—重生,生活就在这样的循环中,滚滚向前。


    提到的书:

    1、卡罗尔·德韦克《看见成长的自己》

    2、加里·斯奈德《禅定荒野》

    3、毛姆《刀锋》

    4、弗兰克《活出生命的意义》

    5、穆来纳森和沙菲《稀缺》

    6、安·莫拉特《关于写作:一只鸟接着一只鸟》

    7、苏珊·凯恩《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打卡第19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承认、接受、再出发——从《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中学到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ph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