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文学
文人雅士斗香

文人雅士斗香

作者: 悟理趣道 | 来源:发表于2020-06-06 22:49 被阅读0次

        苏轼是香事的“骨灰级”粉丝,在其诗词作品中,有不少描写焚香的句子。

        苏轼曾做《翻香令》其中写道:“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苏轼擅长调制合香,他调制的一款合香,炙烤时,能散发出一股清新的梅花之香,配方得自宋代名臣韩琦,因而取名“韩魏公 浓梅香”。

        苏轼的门人黄庭坚,更是制香的高手。黄庭坚曾说:“天资喜文事,如我有香癖。”黄庭坚在中国香文化的发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宋朝有四款很有名的文人合香:意和香、意可香、深静香、小宗香,合称“黄太史四香”,就是黄庭坚调制出来的。

        不过除了自己使用沉香之外,宋朝人还有一个闻名至今的小乐趣,那就是“斗香”。在那个没有电子产品的年代,经常会有人专门寻找一个日子组织大家,让每个参加斗香比赛的人带上自己最得意的作品,让所有在场的人共同评判。

        古文《香乘》的第十一卷中就专门记录了这种斗香的具体活动方式:“ 韦武间为雅会 , 各携名香 , 比试优劣 , 曰香会 。”有一次,黄庭坚与一位法号叫惠洪的僧人朋友在湖南游山玩水,恰好衡山花光寺的长老派人送来两幅墨梅图画。惠洪与黄庭坚一起在灯下欣赏。

        黄庭坚:“惠洪兄,这真是好画!好画!可惜闻不到梅花之香。”

        惠洪:“要嗅梅香,又有何难。”

        惠洪从囊中取出一粒香丸,投入香炉内,不消多时,便有梅花的暗香浮动。

        黄庭坚:“惠洪兄,这是何香?这么神奇。”

        惠洪:“这是传说中的韩魏公浓梅香,苏轼苏大学士的独门秘香。”

        黄庭坚:“原来这就是韩魏公浓梅香?”

        惠洪:“苏学士知道你有香癖,却不肯将此香的制法教给你,真不够朋友啊。”

        黄坚庭:“就是就是。下回见到苏学士定要讨个说法。”

        惠洪:“此香之气味,举世无双,只是‘浓梅香’的名字,有些low。”

        黄庭坚:“哈哈哈,我看“不如改名‘返魂梅’。返魂梅之名,要比原来的“浓梅香”高雅得多。”

        惠洪:“对哦,改天遇到苏学士,要跟他说说,哈哈哈。”宋人焚香过程

相关文章

  • 文人雅士斗香

    苏轼是香事的“骨灰级”粉丝,在其诗词作品中,有不少描写焚香的句子。 苏轼曾做《翻香令》其中写道:...

  • 斗香

    小镇上人是有些迷信的,烧香拜佛是平常的事。每户人家的条桌上都供着菩萨,摆着香炉烛台。初一十五都要敬上一柱香拜一拜菩...

  • 文人雅士也公开“斗”起来的斗茶是怎么“斗”的?

    你好,这是“约茶记”第120篇原创文章,我是茶小约。 本文导读:点茶是古人的饮茶方式之一,在宋代比较流行,成为全社...

  • 建盏的功效与作用,你越懂建盏就会越爱它!

    一、建盏黑瓷的代表 宋代时期,斗茶成为风潮,文人雅士竞相咏茶。因为斗茶比较讲究颜色,所以宋代饮用的茶多为半发酵,而...

  • 居室三雅

    茶道、花道、香道 ​ ​ 茶道、花道、香道,并称“三雅道”;茶道协和,花道养心,香道静心,所以为历代文人雅士推崇备...

  • 《香乘》选读:脱俗香与文英香

    脱俗香与文英香记载于《香乘》卷十七“法合众妙香(四)”,内容如下: 《香乘》卷十六所整理的香方多为文人雅士所制作使...

  • 立秋斗香

    女人,随着岁月的沉淀,会开始追求有品质的生活。 开始留意节气 开始变得优雅 开始回归内心 立秋之日,有幸来到雅致的...

  • 敬斗香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春节最隆重的仪式——敬斗香。 斗香就是把一根一根细细的香捆起来,再一层一层地...

  • [古耽] 《梦香记》楔子

    * 醉卧红尘花雨落,话尽风尘一炉香。 北宋朝野更迭,文人雅士、世家大儒、江湖儿女皆崇尚香学,对焚香痴迷不已。无香何...

  • 59 酒不离茶上

    讲到斗茶,茶话道:“斗茶也叫茗战,古代文人雅士自带茶与水,以观赏茶面汤花和品尝茶汤的一种品茶艺术,兴于唐代末,盛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人雅士斗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tq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