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想写一篇关于微信的文章,不知道如何落笔,那就先从人性说起吧,人的性格似乎是天生的,俗话说从小看大,小时候是天真的,小孩子一般不会说假话,因为他还不懂得人情世故,所以看见什么就说什么,这叫天真无邪,越往大里长,懂的多了,要和周围的人打交道,要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圆滑,必然世故,倘若你时时说真话,处处露锋芒,必然会遭人嫉恨,容易惹祸上身,所以为了自保,人们往往谨言慎行,以至于有些该说的话不说了,该管的事儿不管了,你好我好大家好,表面上一派和谐,实际上危机重重,只是都在遮盖着,自欺欺人罢了。怕担责任,出现了懒政。
与工作不同,自从有了微信,人们就不再使用短信了,因为微信方便快捷又节省开支,于是乎手机天天不离身,吃饭、走路、看电视……反正除了睡觉时间,睁眼闭眼就都是在看手机,成了手机控,同学,战友,同事,歌友,舞友,诗友……各种群,还有朋友圈,人们成天被群圈整的蒙圈,每天海量的信息,你若都看还真能累个半死,你不看吧那么多小红点似乎在朝你招手,不否认有好多正能量和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获取知识的确方便多了,但是也有很多垃圾信息,打开后就想骂人,因为那些信息真真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纯粹是为了赚取流量的,有的人收到信息连看都不看,自己都不知道是啥内容就忙着转发群圈,反正每天不发几条消息他都会很不舒服似的,只怕别人不知道他还活着,仿佛在拼命的证实自己的存在感。
朋友圈每天都上演着晒吃晒喝晒家档,仿佛一天不拿出来晒晒就发霉了似的,以前的人写了日记都是藏着掖着,生怕别人看见,因为那是记录自己工作生活的,跟别人没关系,现在都是写完赶紧拿出来晒,那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每天都干什么了,人人都爱曝光,还有的是乱发广告,把朋友圈当成了商场,所以一狠心不得不屏蔽。更可笑的是一直有朋友要求帮忙投票,小孩的各种秀,大人的什么奖等等,好像不是比实力,而是在拼谁的朋友圈多,朋友圈多了票就多,哪里还有公平与公正?你想同样是辛辛苦苦的工作了一年,就因为没有别人的朋友圈多,把票丢了,立功受奖跟你无缘,(虽然投票的数量是衡量的一方面)多可惜,那工作还有积极性么。所以微信这个交流平台,使用好了是为你服务,若不会用,那完全就是累人的工具。明明都不愿意参与投票,但是碍于面子又不得不违心的去做。真是个怪圈。
人性•存在感与旁观者俗话说得好:好事说上千遍,不如认真的去做一件小事。把每天忙着在群圈转发垃圾消息的时间去做点事情,比什么都强,其实人真的没有必要去寻找存在感,每个人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全世界都忽略你,你依旧可以活的有声有色。所以即使偶被冷落,也不能萎靡不振,感觉被人遗忘,觉得生活了无生趣,越是拼命的去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就越证明你越没有存在感,不是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吗:你越晒什么就证明你越缺什么。
做一个旁观者未必不好,自古智者都善于旁观,有些事没必要拿出来晒,不必说破。:“有些人不必道出,就让它们烂在肚子里,烂在岁月里,烂在自己的孤独里。”然后笑着对自己说:“我还活过这样一个我:忍过辱,受过难,深爱过,也长恨过。”旁观不是避世,它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相比较眼下的人都去拼命的追求存在感,我到觉得做一个清醒的旁观者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淡淡的生活,做一个淡淡的女子。虽然生活平平淡淡,但心是安然宁静的,精神是富有充实的,精神富有了就不会去在意别人怎么看你了,把心放平,心态放平,就不会太依赖微信不会被微信绑架,只能让微信为自己服务,晒与不晒也没有那么重要,在群圈消失几天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要成为那个在群圈遭人恨的人。
一直很欣赏这四个字:“缓,退,舍,静”。对于一个会生活的人来说,他的生命里除了群圈这种时尚文化,更多的应该是从容豁达和冷静。南师怀瑾:“不要在意别人在背后怎么看你说你,因为这些言语改变不了事实,却可能搅乱你的心。心如果乱了,一切就都乱了。真正懂你的人,绝不会因为那些有的,没有的而否定你。”
人性•存在感与旁观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