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楼下单元门的花池里,不知哪位邻居栽种了几棵洋姜。洋姜在我们老家,是叫“鬼子姜”的。至于为什么这么叫,我还没有了解过。
前几天,老妈说: 季节到了,你去挖一些吧。要不然就冷了。
我磨蹭着没有去。
今天,天气好,老妈我提出来,所以,拿着一个塑料袋和一个小铲子下楼了。
本想的是,每一棵下面,都会有好多洋姜,不料,弄了四五棵,也就捡到了一斤左右。
老妈说: 算了,弄一点就得了,还要就一点给别人呀。
忽然想起老家的自留地。
3分自留地,家乡的回忆
记得在老家,除了大块的庄稼地,每户还有一块“自留地”。
“自留地”就在村边,离家很近。
大块的庄稼地那时是用来种庄稼的——玉米和小麦,早年是用来交公粮的。
而“自留地”,则是用来种一些蔬菜的——豆角、青椒、茄子、土豆、萝卜、白菜、土豆……也是自给自足的满足着农民的生活。
在我的记忆中,好像没有种过洋姜,不知道为什么。
洋姜一般都是重在地头或者是村子里荒芜的地方。
在我的记忆中,老家我没有挖洋姜的经历。
只是印象中倒是有种土豆的经历,有挖红薯的经历。
挖红薯时,看着红薯秧根部,如果裂缝比较大,那么这棵红薯的下面,红薯会大或者多。当然,那时的我还没有足够的力气,用铁锹挖红薯,是妈妈的事。
我负责把妈妈掘出来的红薯捡出来,收到包袱或者是筐里。每每挖到大个的,我和妈妈都会开心的说: 哇,要是每个都长成这样就好了。
是的,丰收的喜悦就是在这收获的时候呀。
当然,除了干活累,还有开心的事。
那就是,我和妹妹,会找结实的红薯秧,拿回家中,把它当抡绳玩。
3米长的红薯秧,一头一个小朋友,举起胳膊抡起绳子,其他的小朋友在中间来回跳着,那也算是我们小朋友们的快乐时光了。
再小的时候,还会拿红薯秧做耳环——找大约一扎长的,左右来回的折,折一边,去掉一边,弄好后,挂在耳朵上,提溜当啷的耳环就做好了。
小时候的快乐,就是那么的简单,简单到晨起陪老妈浇地时,摘下茄子秧上带着露水的嫰茄子,吃到嘴里甜甜的。
老人们都说: 早起带露水的嫰茄子,最好吃了。
还有黄瓜、西红柿,都是在植株上摘下来成熟的香甜的,那才是食物成熟的本真的味道。
怀念家乡的3分自留地,因为它带着儿时的美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9584574/7645f7f6badd28c1.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9584574/900e57a0396518e8.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