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不可能两次被拯救

人,不可能两次被拯救

作者: 迢迢不断 | 来源:发表于2020-02-25 20:50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网络 池越忠烈士)

学友妙睱写了一篇《红烛虽小,精神永存》的文章,纪念池越忠救人的英勇事迹。我只记得1980年代广泛宣传的小英雄赖宁,池岳忠的事迹还是第一次听说。原来在1983年的冬天,15岁的女孩池越忠在山西太原迎泽公园在冰窟中抢救两个小孩,小孩子被救了,但池越忠却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事后也被追认 为烈士。

但让我震惊和觉得讽刺的是,当年被池越忠救起来的两个孩子中,一个叫做余斌的孩子,在20年后却因犯罪被判死刑。余斌在死之前希望能去池越忠的碑前献上一束花,感谢其当年的救命之恩。 逝者长已矣,我们无从知道,假如池越忠知道被她救起的小孩会是这样的结局,会发出怎么样的感叹,也不知道余斌在英雄面前是否会责怪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

是什么原因让余斌走上另一条不归路呢?2015年一部名叫《冰裂》的电影上影,故事内容就是取材于池岳忠及被救两个小孩以后不同的人生路。电影编剧就是当年另外一位参与救人的王志胜。据王志胜自己介绍,这部电影是他于2003年开始着手写稿,前后花了八年,他通过采访、调研得知余斌母亲的溺爱是悲剧主要原因。

电影通过四次冲突,展现了母亲对“余斌”的全程“呵护”,最终让他失去方向:① 淘气羞辱女孩,其母反而指责女孩的母亲管教不力;② 因为打架被学校开除,余斌不想上学就去游戏厅,母亲都无条件地满足,然后又想法托关系把余斌送到厂里上班;③ 余斌因和厂长发生冲突又辞职,母亲又花钱买了车让他跑出租;④因车资和别人发生争执,导致车被砸,母亲又以开出租太危险,直接就让余斌不开出租了。

就如心理学家李雪说:“溺爱的家长因为怕麻烦怕失控,干脆控制包办一切,孩子无法通过独立探索和完成事情获得成长和成就感。”在这四个镜头里,我们能看出每当余斌面临挫折、失败的时候,他的母亲都从余斌身后走出来,支持他的作为,代替他作决定,为他解决问题,代替他的成长。

在余斌犯错时,没有得到家长的引导,反而被母亲的包办行为给予一种“我是正确的”暗示。这也让余斌曲解生活的意义,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别人友好,平和地相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也阐述到,家长对于孩子过度溺爱是很多孩子产生错误认知信念的直接原因

(图片来自网络)

在余斌小时候,因为坠入冰窟被池越忠等救起,那是他的幸运。在他后来的成长道路上,他又慢慢滑入了人生的冰窟,他母亲并没有施以援手,爱他也害了他。上天是公平的,一个人,在错的路上,不可能被两次拯救。

相关文章

  • 人,不可能两次被拯救

    学友妙睱写了一篇《红烛虽小,精神永存》的文章,纪念池越忠救人的英勇事迹。我只记得1980年代广泛宣传的小英雄赖宁,...

  • 赫拉克利特

    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 沟通是不可复制的,但却可以学习

    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同样的,沟通也不可能两次重现同样的场景,达到同样的效果。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当《沟通的...

  • 人不可能两次走同一条路

    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人不可能两次走同一条路。 过去的一年里,我走的最多的,是从家到西湾公园的这条路。 但我...

  • 第一卷 边域魅影                   第一章 地

    谁是拯救者?谁是被拯救者? 谁想被拯救?谁又不想被拯救? 我们因缺少一个零件而丧失人性,终究只是兵器而已。 我不渴...

  • 不完美,才美

    27日读书金句 如果你不爱自己,拯救过银河系也拯救不了你。 人有两次诞生,第一次是从母亲的腹中来到世间,第二次就是...

  • 2019-02-11

    医生拯救的是人的肉体,教师拯救的是人的灵魂。肉体健康与否很容易看到,而人的灵魂和素质是否提升却不易被看到。教师也是...

  • 人是被神拯救的

    人是被神拯救的 人只留意自己感兴趣的事,所以对一些能够改变人生的重要机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依然故我。人能...

  • 我的傲慢遇上你的偏见会怎样?

    不知是我傲慢,还是你偏见,我们就这样不欢而散。世俗往往会拯救一个人,世俗也往往可以毁灭一个人。希望你被拯救而不是被...

  • 拯救

    拯救自己,还是拯救他人。 每个人都有一个超人梦,拯救他人。同时也渴望着被拯救。 大白,不能拯救我。我也拯救不了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不可能两次被拯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zs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