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400807/877a299422d203cc.jpeg)
关于文学,我并不懂太多,至于电影和绘画,我更是一个门外汉,连脚都还没有跨在门槛上呢。
有朋友要我对现在的电影创作给点建议,我勉为其难,但凭借直觉,至少以为,应该跟我对文学的要求一致! 文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有两点:一是令人思考,二是产生影响。
但是太多的文学都只顾着一头,要么过于强调思考,要么过于追求影响力。两者同时兼顾的文学,自然就是极好的文学作品。
你看近代语言大师的文字,如汪曾祺,季羡林,这些学富五车的大家,他们的文字读起来既美轮美奂,又通俗易懂。所以他们的书读起来,就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在赏心悦目的同时,心灵也得到了美好的滋养。
而现在很多自媒体公众号写的文章,有两个极恶劣的特点。一种是完全不在乎别人是否理解,只是一味的充当“哲学家”,卖弄自己的知识,越是什么话让人听不懂,越要讲;越是什么话能让人云山雾罩,越要说,这种文章读不下去,读了头疼。
另外一种文章根本不具备思考性,胡编乱造,把读文章的人当成白痴,简简单单的一些道理翻来覆去的讲。这些文章的存在,起码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受众的层次。
想要曲高和寡的,实在是不懂“把复杂的事情讲明白”是终极的学问,而那些流于俗众的文章,不仅不反思,还有可能是由一个团队开了夜车,共同决策出来的这种写法。 如果刻意写出这类文章的团队或个人,我只能说,他一点儿都不蠢,但是心里绝对称不上正大光明。
文字是可以堕落的,如此文章看得多了,就会忘记我们的文字有着珠坠银嵌的优美,就会忘词微言大义的工整和国风关雎样的雅致端正。
文字是有生命的,更是有蓬勃的生命力的,一味的低俗化,或者一味的让人看不懂,听不明白,都会让她失去本来的面目,原本素面无粉黛,原是姮娥真体态,最后却变成了浓妆艳粉的闺情春怨,流莺百啭。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文字是有百种千般巧的,面对目前对文字的丑态化和愚蠢化,实在让人觉得有必要捍卫文字的端正和威严。
季羡林先生曾说过,要对老祖宗留下的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必须有深刻的了解,最好能背诵几百首旧诗词和几十篇古文,让它们随时涵蕴于心中,低吟于口头,这对于文学创作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有极大的好处。
我真希望那些惯写那两种风格文的创作者能静下心来,认真想想季羡林先生的这段话,如果有可能,最好能起而践行,把那种优美自然,如青山幽谷般澄净,如澄天璧月般纯洁的文字奉献出来,而不是制造文字的垃圾。
这种丑陋文字之幕后的创作者,无论你们是多么自以为是,以为可以操控读者,诱导他们,最终都会反噬到自己。我想说,文字是有生命的,如果有一天,当它觉得自己被这群人亵玩和污化,它必然会发起反击! 善待文字,也是善待我们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