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天生有罪》读后感之 "出生不由自己,但人生可以。"

《天生有罪》读后感之 "出生不由自己,但人生可以。"

作者: 悦动怡静 | 来源:发表于2024-02-01 20:22 被阅读0次

    特雷弗·诺亚,一个妙语连珠的美国脱口秀主持人,主持风格幽默搞笑,又生动犀利。《天生有罪》这本书是他的自传,讲述了他如何从约翰内斯堡那个被妈妈追着打的男孩,到美国最受欢迎的脱口秀之一的主持人,可能你会好奇,作为一个有色人种的混血儿,在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是什么样的成长经历成就了他?我很好奇书名的寓意,翻开书第一页就是《背德法》,旨在禁止欧洲人与原住民之间的违法性行为及其它相关行为,否则将判定有罪,而特雷弗便是生而有罪,他的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黑人,他们的结合就是最严重的罪行之一。但是特弗雷的人生却告诉了我们:“出生不由自己,但人生可以。”他缔造出一个非同一般的变色人生。

      他是一条变色龙。学会了如何“尴尬”地在一个他本不该存在的世界生活。

    他是一条变色龙,文化上的变色龙,他知道如何去融入。他可以和爱运动的小孩一起运动,和书呆子一起讨论电脑,他可以跳进人群里,和小男孩一起跳舞,他可以和每个人都产生短暂的交集,一起学习、聊天、讲笑话、送餐。他是一条变色龙,语言上的变色龙,他知道如何去运用。他可以和父亲说德语,他可以和本族人说科萨语,他可以说和钱紧密相关的英语,因为懂英语代表高智商,说英语也决定经济收入,以及受审时是交点儿罚金还是坐牢,他可以说敌对族人的祖鲁语,从而在危机时刻化险为夷,他可以说殖民者的南非荷兰语,关键时刻能降低种族歧视。他是一条变色龙,身份上的变色龙,他知道如何去转换。他可以进入黑人圈子,跟他们一起非法盗版刻碟而谋生,他可以被白人接受,白人也会有求于他,他可以是有色人种,因为他的肤色介于白黑。但他总是局外人。身为局外人,他可以缩进壳里,默默无闻,让别人看不到,或者通过敞开他自己的方式,从而保护自己。他不用因为自己是谁而希望被某个小团体接纳,但他可以用幽默融入所有正在开怀大笑的小团体里面,了解一点儿他们的圈子,然后转身离开。他可以在任何地方,和任何人打交道,与此同时,他又完全是孤单一人。

      他和母亲的角色扮演。在你追我逐中引发的一系列时而幽默、时而惊险、时而感人的故事。

    他和妈妈的关系很像电影里的警察与罪犯,她有着冷静无情的刑侦能力和复杂的谋略,致力于逮到他的犯罪事实。他们亦敌亦友,互相尊重,互相欣赏。她时常会给一个这样的眼神:总有一天,小子。总有一天,我要逮住你,让你下半辈子都逃不掉。他们各有优势,特弗雷年轻活力,妈妈则是狡猾机智。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生活变成了法庭戏,两个律师轮番上阵,试图抓到对方的逻辑漏洞。妈妈很聪明,并且巧舌如簧,但是特弗雷能更快的给出论点,由于跟不上节奏乱了阵脚。他们便开始以写信的方式传达信息,由广阔天地的追逐到纸上的口罚笔笺,文斗武斗轮番上阵,让人想到那种场景就是趣味横生。除了对立面的角色轮换,他们更是同进同退,特弗雷因为偷吃耶稣的肉和血,即红葡萄酒和牛肉,被天主教学校退学,这次妈妈却并没有如往常一样暴揍他一顿,而是默认特弗雷的行为并没有错,所有孩子既然都能吃,那么特弗雷就不应该成为特例而排除在外。

        无论何种角色都蕴藏妈妈的教育智慧,妈妈的鞭打永远是出于最深的爱,可是社会的鞭打则最是残酷无情,大部分黑人父母都会在警察之前把孩子教训一顿,因为法律永远在外面等着将你送进监狱。

      面对孩子的教育,有风险的个性创造和有限制的循规蹈矩,我们该如何抉择?

    从大人的角度看,有些小孩破坏力极强,而且也管不住自己。但是作为一个小孩,他们可能不这样认为。特弗雷说自己从来没想过要破坏什么,只是想要创造些什么,他不是要烧掉眉毛,他是要创造火,他不是要弄坏投影仪,他是想创造,制造混乱,看人们如何应对?而且也没法控制自己。文中有一段说的特别真切而好玩:孩子们总是为此烦恼,他们好像都有强迫症,强迫自己做不理解的事。你可以跟一个小孩说:“做什么都行,就是别往墙上乱画。你可以画在纸上,或者这本书上,你想在任何地方画都行,就是别往墙上乱写乱涂。”那小孩会呆滞地看着你,说:“明白了。”十分钟后,这个小孩就会画到墙上去。你开始对这小孩尖叫:“你为什么还往墙上画? !”小孩会望向你,他真明不知道为什么要往墙上画。

      为什么人们总是说,越调皮的孩子越聪明,因为他们始终抱有对周遭事物的好奇,总在不断地试错、探究和摸索,即使伤到自己或者他人,似乎也无法抵挡探知无限世界的热情,这种不断地尝试就是个性化的创造。当我们越是强迫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们偏偏反其道而行,我们手足无措之时,他们也是稀里糊涂,我们似乎都进入了一个怪圈而渐行渐远。墙上为什么就不能画画呢?也许在孩子的画笔之下,我们可能泯灭了一个未来的画家。当他们在墙上画过之后,若是没有大人的训斥和教导 ,他会觉得这也只是普通平常事件之一,下次也就正常作画了。违背孩子天性的教育不可能是成功的教育。被关在笼中确实可以无忧无虑,被限制的人生有既定的预设路线和规划,可是却剥夺了孩子闯荡世界的机会,笼外的世界,即使被撞的头破血流,他们也会心甘情愿,他们的身体和心灵会被打磨地更加坚固。

  真的给了你一根鱼竿就好了吗?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似乎这是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天生有罪》中特弗雷写到:"人们也总是说,授人以鱼,受用一天,授人以渔,受用一生。但他们却没说,如果你能顺手再给他一个鱼竿就更好了,这恰恰就是他缺失的那一环。"确实没有了基本资源和资本,特弗雷无法发挥他的出色才能。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没有鱼竿,那也可以徒手捕鱼,或者用鱼叉,或者自制渔网,或者出卖自己的手艺,通过这些途径累积资本,然后买跟鱼竿,再买渔船,还可以雇佣更多渔民。难道真的给你一根鱼竿就好了吗?你会不会还想要渔网,渔船,渔民……,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旦满足了就会希冀得到更多,那还不如从一开始就白手起家,靠自己的技艺和才智去打拼,如此获得的东西才是最牢靠的资本。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不能总为自己的困局和失败找借口,总有一条路适合我们走,若是实在无路可走,那就自己重新开辟一条新路,鲁迅说过:“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后悔却是你永远得不到答案的永恒问题。

      特弗雷就是典型的冒险家,对于他生命中做过的每一件事,每一个选择,他都不后悔。但他常常为之感到后悔的是那些他没做过的事、没选的那个选项。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害怕失败,害怕拒绝。但是后悔才是我们最该害怕的事。失败是一种答案,拒绝也是一种答案。但后悔却是你永远得不到答案的永恒问题。“要是我当初....”“如果我那样选了……”“不知道如果走了那条路会怎么样.....”你永远,永远都不会知道答案,而且这些疑问会纠缠你一辈子。

    生活就是不断地猎奇、探索和体验,做你想做的事,做你该做的事,做你不能做的事,何时开始都不嫌晚,此前,我认定自己不会写文章,但我做到了,我害怕在众人面前发表言论,但我可以公开演讲了,我对看书无感,但我热爱阅读了,我讨厌跑步,但我视运动为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太多的不可能如今已然成为可能。而我现在又开始提笔练字,读书时代练字是迫于老师的威逼,如今我却是被老师的批评而羞愧练字,“批评”只是一个导火索,引燃了我埋藏于内心的迟迟未动的火种,何事都不难,难在行动,难在起步。而我也不想让生命中的“不可能”成为我的遗憾,更不想让“后悔”成为我永远无法解开的答案。

相关文章

  • 《 天生有罪》读后感

    一个人是否有开拓乐观的心态真的不在于她有多富足,一个贫民窟黑人妈妈没有接收任何良好教育身边也没有优良资源,但在教育...

  • 《天生有罪》读后感

    我也是泪中含笑的听完这本书, 真的很震撼… 被这位妈妈的乐观、幽默所感动, 不论现状有多糟, 甚至被丈夫一枪爆头在...

  • 《天生有罪》读后感

    又是一本探讨原生家庭的书,但是这本书非常有趣,一打开就停不下来,完全不会感到枯燥,短短几天就读完一本书,超越自己了...

  • 《天生有罪》读后感

    一本读起来很容易陷入其中的书,这和以往的阅读体验来讲,从前从来没有涉猎有关种族歧视的书本,最多所知的不过是通过电影...

  • 《天生有罪》爆笑加痛哭,即使“天生有罪”,也可以活出精彩人生

    《天生有罪》是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特雷弗·诺亚的人生传记,在读这本书之前都会被这本书的书名所疑惑,怎么会有人一出生...

  • 听书之《天生有罪》

    这是来自南非的一位著名脱口秀主持人,特雷弗·诺亚写的一本书,是作者的一部个人回忆录,记录了他成长中的一些故事。 特...

  • 读《天生有罪》有感

    当你知道自己的孩子一出生就有罪,你会怎么选择对待他? 当你知道自己一出生就有罪,你会怎么选择自己的人生? 读完《天...

  • 天生有罪

    写作100天/54 天生有罪 什么样的人会天生有罪? 如果用几个词来表达这本书留给我的印象,我会写下:幽默,沉重,...

  • 天生有罪?

    “医生将她推入产房后,剖开她的肚子,取出了一个身上流着一半白人血液、一半黑人血液的婴儿,这个婴儿违反了无数的法条,...

  • 《天生有罪》

    内容简介 美国当红脱口秀《小崔每日秀》主持人特雷弗·诺亚一出生就犯了罪:因为他的父亲是白人,母亲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生有罪》读后感之 "出生不由自己,但人生可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aaodtx.html